刻不容松的解释
形容形势紧迫,时间宝贵,不能有丝毫放松。
出处
1.
清·林则徐《体察洋面堵截情形析》:“犹恐内海匪船,潜赴外洋勾结,是杜绝售私之劲,实属刻不容松。”2.
出自清代小说《儿女英雄传》,原句为'刻不容缓,急如星火'。寓意
强调时间的紧迫性和任务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抓紧时间。
列子
1.
比赛即将开始,运动员们刻不容松地做最后的准备。2.
项目截止日期临近,团队成员刻不容松地加班赶工。3.
考试前夕,学生们刻不容松地复习功课。4.
灾难发生后,救援人员刻不容松地展开救援工作。5.
手术过程中,医生们刻不容松地进行每一个步骤。刻不容松的翻译
德语
keine Zeit zu verlieren
日语
一刻の猶予もない
法语
pas une seconde à perdre
英语
not a moment to lose
刻不容松的字意分解
kè
1:(形声。从刀,亥声。本义:雕刻,在木头上雕刻)。
2:同本义。
3:又。
4:泛指在各种材料上的雕刻。
5:绘画;修饰。
6:限定。
7:伤害。
8:铭记。
9:时间单位,一小时的四分之一。
10:刻薄;苛刻。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róng
1:(会意兼形声。小徐本“从宀,谷(gǔ)。”大徐本看作会意。“宀”是房屋,“谷”是空虚的山洼,都有盛受的意思。本义:容纳)。
2:同本义。
3:宽容。
4:允许,许可。
5:收留。
6:应当。
7:等待,待。
8:需要。
9:假借为“用”。使用。
10:仪容;容貌,容颜(容貌神色)。
11:模式,样式。
12:法则,规律。
13:礼仪;礼法。
14:一种佩饰用的刀。
15:古州名 。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邻接广东省。汉属合浦县,晋初置荡昌县,属合浦郡,梁改为阴石县,并置阴石郡,陈改为奉化县,隋改为普宁县,宋为容州,元为容州路,后降为州,明改为容县,属梧州府。
16:常绿乔木。
17:适宜,合宜。
18:表示反问。难道;岂。
19:姓。
sōng
1:(形声。从木,公声。本义:松科植物的总称) 同本义。
2:发乱;乱发貌。
3:不紧。
4:不中用。
5:慢 。围棋术语。

刻不容松,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kè bù róng sōng)。abcd式组合,刻不容松意思是:形容形势紧迫,时间宝贵,不能有丝毫放松。 强调时间的紧迫性和任务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抓紧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