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然成章的解释
形容文章写得自然流畅,结构严谨,达到很高的水平。
出处
1.
《论语·公冶长》:“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载之。”2.
出自清代学者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原句为“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意境也必深远而浑厚,其结构也必斐然成章。”寓意
强调作品的结构和表达的自然流畅,鼓励追求高水平的写作技巧。
列子
1.
他的散文集被文学界一致认为是斐然成章的佳作。2.
她在作文比赛中脱颖而出,文章被评为斐然成章。3.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结构斐然成章,深受读者喜爱。4.
他的演讲稿结构清晰,逻辑严密,堪称斐然成章。5.
老师称赞他的论文条理分明,论述有力,真是斐然成章。6.
一二小友以为此虽不足以饷名家,或尚非无稗于初学,助之编定,~。 ★鲁迅《小说旧闻钞·序言》斐然成章的翻译
德语
eloquent zusammengesetzt
日语
流麗に構成される
法语
éloquemment composé
英语
eloquently composed
斐然成章的字意分解
fěi
1:(形声。从文,非声。从“文”,表示与文饰、彩饰有关。本义:五色相错的样子)。
2:同本义。
rán
1:(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2: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3:俗字作“燃”。
4:明白。
5:耀;照耀。
6:以为…对;同意。
7:形成。
8:宜;合适。
9:但是,然而。
10:于是。
11:是,对 假借为嘫。
12:如此,这样,那样。
13:用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表示状态,有“如”的意义。
14: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比拟,有“…的样子”之意。常与“如”、“若”连用,有“如…一般”、“像…一样”之意。
15: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断定或决定,相当于古汉语的“焉”、“也”。
16:姓。
ché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2:同本义。
3:变成;成为。
4:形成。
5:事物生长到一定的状态;长成。
6:树立。
7:平定;讲和。
8:成功。
zhāng
1:(会意。从音十。音指音乐,“十”是个位数已终了的数,合起来表示音乐完毕。本义:音乐的一曲)。
2:同本义。今称“乐章”。
3:棵;根。
4:在绘画或刺绣上,赤与白相间的花纹叫“章”。
5:红白相间的丝织品。
6:文章。诗歌的段落。亦指文章的段或篇。
7:法规;规章。
8:法律条目。
9:印章。
10:标记;徽章。
11:指旌旗。
12:奏章,臣下呈给皇上的书面报告。
13:大木材。
14:彰明,明显,显著。
15:条理化。
16:显示;表明。
17:彰明,表彰。
18:上奏章告发。
19:姓。

斐然成章,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fěi rán chéng zhāng)。abcd式组合,斐然成章意思是:形容文章写得自然流畅,结构严谨,达到很高的水平。 强调作品的结构和表达的自然流畅,鼓励追求高水平的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