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举手画的解释
形容口头表达和手势动作相结合,常用于描述某人表达生动形象。
出处
1.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2.
出自《论语·子路》,原文为:“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后人引申为口头与动作结合的表达方式。寓意
强调表达的生动性和感染力,鼓励人们在交流中使用肢体语言增强表达效果。
列子
1.
老师在讲课时,口举手画地解释复杂的概念,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2.
小朋友在讲故事时,口举手画地,引得大家哈哈大笑。3.
导游口举手画地介绍景点的历史,让游客们印象深刻。4.
演员在舞台上口举手画地表演,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5.
在家庭聚会上,爷爷口举手画地讲述年轻时的趣事,大家都听得入迷。6.
酒酣,为人称说古今成败废兴之故,~,议论风生。 ★清·汪琬《彭公子篯传》口举手画的翻译
德语
lebhaft gestikulieren
日语
口で説明しながら手を動かす
法语
gesticuler avec vivacité
英语
gesticulate vividly
口举手画的字意分解
kǒu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3:出入通过的地方。
4:又。
5:又。
6:口才。
7: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8: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jǔ
1:(形声。小篆字形,从手,舉(yǔ)声。本义:双手托物)。
2:同本义。
3:拿起;提起。
4:飞,飞起;飘动。
5:升起;耸起。
6:仰起;抬起。
7:发问;动问。
8:推荐;选用。
9:提出;列举。
10:兴起;发动。
11:施行;办理。
12:攻克;占领。
13:成就;成功。
14:参加科举考试。
15:又如:举进士;举首(科举考试的第一名)。
16:取;拾取。
17:攀援。
18:耸立,突起。
19:成立,站得住脚。
20:记录;登记。
21:谈论;称引。
22:复兴。
23:祭祀。
24:没收。
25:吃丰盛的饮食。
26:轻手诊脉。
27:榉柳。
28:肺脊;骨体正脊。
29:古代词性术语之一,相当于现在的名词。
30:古代重量单位,一举重三两。
31:全。
32:皆,都。
33:姓。
shǒu
1:(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2:同本义。
3:专司某事或擅长某种技艺的人。
4:笔迹。
5:手艺;本领。
6:亲自,亲手。
7:拿着,执持。
8:用手击杀。
9:取。
huà
1:(会意兼指事。金文。上面是“聿”(yù),象以手执笔的样子,是“笔”的本字;下面象画出的田界。整个字形,象人持笔画田界之形。本义:划分,划分界线)。
2:同本义。
3:绘画;作画。
4:截止;停止。
5:谋划;策划。
6:横划过去。
7:成品画。
8:计策;计谋。

口举手画,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kǒu jǔ shǒu huà)。abcd式组合,口举手画意思是:形容口头表达和手势动作相结合,常用于描述某人表达生动形象。 强调表达的生动性和感染力,鼓励人们在交流中使用肢体语言增强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