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头搕脑 zhuàng tóu kē nǎo

abac式
拼音zhuàng tóu kē nǎo
注音ㄓㄨㄤˋㄊㄡˊㄋㄠˇ
繁体撞頭搕腦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撞头搕脑的解释
形容因受惊吓或慌张而头脑发懵、不知所措的状态。
出处

1.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四十九:“政如义理,只理会得三二分,便道只恁地得了,却不知前面撞头搕脑。”

2.

出自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他一见这般光景,撞头搕脑,吓得魂不附体。'
寓意
提醒人们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张失措。
列子

1.

小明突然被老师叫到办公室,撞头搕脑地不知道该怎么办。

2.

听到鬼故事后,小红撞头搕脑地不敢独自回家。

3.

在考试中遇到难题,小刚撞头搕脑地思考了很久。

4.

在拥挤的人群中,撞头搕脑地寻找自己的朋友。

5.

被突如其来的噩耗吓到,他撞头搕脑地不知如何应对。

撞头搕脑的翻译
德语
verwirrt und durcheinander
日语
慌てふためく
法语
troublé et confus
英语
flustered and confused
撞头搕脑的字意分解
zhuàng
1:(形声。从手,童声。本义:撞击)。
2:同本义。
3:又。
4:遇上,碰到。
5:栽,跌。
6:闯,猛冲或突然直下。
tóu
1:(形声。从页(xié),豆声。页,人头。头在战国时期才出现,首出现较早。本义:首)。
2:同本义 本指人的头部,后也泛指各种动物的头部。
3:物的两端或末梢。
4:特指敌对的人。
5:头部有发部分。
6:赌博或买卖中抽的回扣。
7:磕头 。旧时的一种跪拜礼。
8:件,桩。
9:如多用以计算牲畜。
10:置于方位词后,表处所可不译。
tou
1:名词后缀。
2:方位词后缀。
nǎo
1:(形声。本义:脑髓)。
2:同本义。
3:头部。

撞头搕脑,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uàng tóu kē nǎo)。abac式组合,撞头搕脑意思是:形容因受惊吓或慌张而头脑发懵、不知所措的状态。 提醒人们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张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