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诸于世 gōng zhū yú shì

abcd式
拼音gōng zhū yú shì
注音ㄍㄨㄥㄓㄨㄩˊㄕˋ
繁体公諸于乫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公诸于世的解释
公诸于世的意思是把事情公之于众,让大家都知道。
出处

1.

《上饶集中营·茅家岭地狱》:“把许多革命青年、爱国志士的遭遇,公诸于世。”

2.

出自《史记·李斯列传》,原文是'公诸于世',用来形容李斯上书给秦始皇,公开了自己的意见。
寓意
强调透明和公开的价值,鼓励分享和传播信息。
列子

1.

他决定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公诸于世,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

2.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真相,她决定将证据公诸于世。

3.

这部小说终于完成,作者迫不及待地想要公诸于世。

4.

经过多年的研究,他终于将自己的发现公诸于世。

5.

为了推广环保理念,环保组织决定将他们的行动计划公诸于世。

6.

我们必须把这段历史~。

公诸于世的翻译
德语
öffentlich machen
日语
公にする
法语
rendre public
英语
make public
公诸于世的字意分解
gōng
1:(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2:同本义。
3:共,共同。
4:公共,公家,公众的。与“私”相对。
5:朝廷;国家。
6:君王。
7:公事;政府或机关的工作。
8:古爵位名。
9:古代朝廷最高官位的通称 。后泛称朝中职高掌权者。
10:旧时对男性的长者或老人的尊称。
11:父。又丈夫的父亲。
12:劳绩,功绩。
13:公然;公开地。
zhū
1:(形声。从言,者声。本义:辩,问辩) 同本义。
2:众;各。
3:又。
4:代人,代事,代物,相当于“之”。
5:作定语,相当于“其”。
6:表示语气,相当于“啊”。
7:干果。
8:古地名 。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省诸城县西南。
9:“之于”的合音。
10:又。
11:又。
12:又。
13:“之乎”的合音。
14:相当于“于”。
1:(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2:往;去。
3:取。
4:如;好像。
5: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意义相当于“在”、“到”或“在…方面(上、中)”。
6: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
7: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
8:引进比较对象,意思相当于“比”。
9:词缀。嵌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不必译出。
10:
11:姓。
shì
1:(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2:同本义。
3:父子相继为世。一代(古礼规定,男子三十岁结婚生孩子,产生新一代)。
4:一生;一辈子。
5:人世,世间;世界。
6:时代;朝代。
7:岁;年。
8:世俗。
9:后嗣;后人。
10:家世。
11:世族。
12:有世交关系,表示两家之间世代交往。
13:指嫡长。
14:大的。
15:既然,已经。
16:从来;终归。
17:永远。
18:姓。

公诸于世,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gōng zhū yú shì)。abcd式组合,公诸于世意思是:公诸于世的意思是把事情公之于众,让大家都知道。 强调透明和公开的价值,鼓励分享和传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