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手就擒 shù shǒu jiù qín

abac式
拼音shù shǒu jiù qín
注音ㄕㄨˋㄕㄡˇㄐㄧㄡˋㄑㄧㄣˊ
繁体束手就擒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 奋起反抗
  • 英勇抵抗
  • 绝地反击
束手就擒的解释
形容束手无策,只能束手就擒,表达一种无奈和被动接受现实的情况。
出处

1.

《宋史·苻彦卿传》:“与其束手就擒,曷若死战,然未必死。”

2.

出自《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原意为被敌人俘获,无力反抗。
寓意
表达在困境中无力反抗,只能接受现实的无奈和被动。
列子

1.

小偷被保安发现后,束手就擒,没有任何反抗。

2.

在棋局中,面对对手的高明攻势,他只能束手就擒。

3.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许多人束手就擒,无法应对。

4.

在捉迷藏游戏中,最后一个被发现的孩子束手就擒。

5.

在辩论赛中,对手的论点无懈可击,他只能束手就擒。

6.

宁王闹了两年,不想被新建伯王守仁一阵杀败,~。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

束手就擒的翻译
德语
sich kampflos ergeben
日语
抵抗せずに降伏する
法语
se rendre sans combattre
英语
surrender without a fight
束手就擒的字意分解
shù
1:(会意。从囗(weí)木。在木上加圈,象用绳索把木柴捆起来。本义:捆绑)。
2:同本义。
3:约束;限制。
4:收拾;整理。
5:搁置。
6:把,小捆。
7:姓。
shǒu
1:(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2:同本义。
3:专司某事或擅长某种技艺的人。
4:笔迹。
5:手艺;本领。
6:亲自,亲手。
7:拿着,执持。
8:用手击杀。
9:取。
jiù
1:(会意。京尤会意。“京”意为高,“尤”意为特别。本义:到高处去住)。
2:同本义。
3:靠近;走近;趋向。
4:归于。
5:完成;成功。
6:迁就;将就。
7:登上;开始,启。
8:从。
qín
1:(形声。从手,禽声。本义:捕捉。古籍本作“禽”)。
2:同本义。
3:捉拿。
4:拿。

束手就擒,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hù shǒu jiù qín)。abac式组合,束手就擒意思是:形容束手无策,只能束手就擒,表达一种无奈和被动接受现实的情况。 表达在困境中无力反抗,只能接受现实的无奈和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