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国哀民 yōu guó āi mín

abac式
拼音yōu guó āi mín
注音ㄧㄡㄍㄨㄛˊㄞㄇㄧㄣˊ
繁体憂國哀民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忧国哀民的解释
形容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忧虑和同情。
出处

1.

汉·王符《潜夫论·救边》:“羌独往来,深入多杀,己乃陆陆,相将诣阙,谐辞礼谢,退云状,会坐朝堂,则无忧国哀民恳恻之诚,苟转相顾望,莫肯违止,日晏时移,议无所定,己且须后。”

2.

出自《左传·成公十三年》:'忧国忘家,哀民生之多艰。' 后演变为成语。
寓意
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和同情,体现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列子

1.

看到灾区的惨状,他不禁忧国哀民,决心捐款帮助灾民。

2.

小说中的主人公面对战乱,始终忧国哀民,努力寻找和平之路。

3.

历史课上,老师讲到古代的动乱时,同学们都表现出忧国哀民的情感。

4.

电影中的角色在看到百姓的苦难后,忧国哀民,决定揭竿而起。

5.

在诗歌朗诵会上,诗人深情地表达了对社会的忧国哀民之情。

忧国哀民的翻译
德语
besorgt um das Land und das Volk
日语
国を憂い民を哀れむ
法语
souci du pays et de son peuple
英语
concerned about the country and the people
忧国哀民的字意分解
yōu
1:(本字古作上“页”(xie)下“心”。会意。心中有了忧愁,必然在脸上(用“页”即人头代表)反映出来。后加“攵”(suī表示行走),形成“憂”字。“忧”是形声字。本义:担忧;发愁)同本义。
2:居丧 。多指居父母丧。
3:忧患,祸患。
4:姓。
guó
1:(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2: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3:国都,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又称国城,国邑。
4:国家。
5:古代王、侯的封地。
6:部落。
7:地方。
8:家乡。
9:姓。
āi
1:(形声。从口,衣声。本义:悲痛;悲伤)。
2:同本义。
3:形容声音凄清尖锐。
4:同情,怜悯。
5:慰问;哀悼。
6:哀求。
7:爱护。
8:哀叹。
9:姓。
mín
1:(指事。从古文之象。古文从母,取蕃育意。古代指黎民百姓,平民。与君、官对称)。
2:同本义。
3:泛指人。
4:民间的。

忧国哀民,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ōu guó āi mín)。abac式组合,忧国哀民意思是:形容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忧虑和同情。 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和同情,体现了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