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不待时的解释
决不待时指的是绝不等待时机,形容做事果断,毫不拖延。
出处
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原文是'决不待时,早图大计',用来形容刘备的果断决策。
寓意
强调做事要果断,不能拖延,勇于抓住机会。
列子
1.
他在工作中一直秉持决不待时的态度,遇到问题总能迅速解决。2.
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他决不待时,立即采取行动。3.
她在比赛中表现出决不待时的精神,迅速调整策略,最终取得胜利。4.
团队成员们在项目进展中决不待时,确保每个环节都按时完成。5.
他决不待时地抓住了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积极投入到新的领域中。决不待时的翻译
德语
nie auf den richtigen Moment warten
日语
決してタイミングを待たない
法语
ne jamais attendre le bon moment
英语
never wait for the right moment
决不待时的字意分解
jué
1:(形声。从水,夬(guài)声。本义:疏通水道,使水流出去)。
2:同本义。
3:大水冲破堤岸或溢出。
4:断裂,折断。
5:离别,同“诀”。
6:决断,决定。
7:判决。
8:处死犯人。
9:较量,分胜负。
10:一定,必定。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dài
1:(形声。从彳(chì),寺声。本义:等待,等候)。
2:同本义。
3: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对待。
4:招待。
5:需要。
6: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
7:防备。
8:依靠。
9:容,让。
10:要是,如果。
dāi
1:[口语]暂时停留,逗留,迟延
2:[口语]无目的地消磨时间或在某处逗留
shí
1:(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2:同本义。
3:时辰 ,计时单位,一昼夜的十二分之一(古时一昼夜分为十二时)。
4:时间;时候。
5:时尚,时俗。
6:时运;命运。
7:时机;机会。
8:岁月,光阴。
9:指时势或时局。
10:代,朝。
11:气候。
12:合时宜的,适时的。
13:当时的。
14:善,好。
15:相当于“常常”、“经常”。
16:相当于“有时”、“偶尔”。
17:按时,到时候。
18:当时,这时,那时。
19:表示近指,相当于“此”、这”。
20:适时;合于时宜。
21:伺候;等待。
22:处,处于。
23:承,承受。
24:姓。

决不待时,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jué bù dài shí)。abcd式组合,决不待时意思是:决不待时指的是绝不等待时机,形容做事果断,毫不拖延。 强调做事要果断,不能拖延,勇于抓住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