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疑不决的解释
形容做事犹豫不决,迟迟不能做出决定。
出处
1.
《宋史·侯益传》:“尔往至彼,如益来,即置勿问,苟迟疑不决,即以便宜从事。”2.
出自《左传·成公二年》:'迟疑不决,国之大患。'寓意
提醒人们在面对选择时需要果断,避免因犹豫而错失良机。
列子
1.
面对众多选择,小明迟疑不决,最终错过了最佳时机。2.
在选购礼物时,她迟疑不决,担心选错对方不喜欢。3.
他迟疑不决地站在路口,不知道该往左还是往右走。4.
在职业选择上,他迟疑不决,无法确定自己真正想要的职业。5.
面对复杂的问题,团队迟疑不决,无法及时做出有效的决策。6.
我做了她的俘虏,她反而有点~了。 ★巴金《春天里的秋天》迟疑不决的翻译
德语
zögerlich und unentschlossen
日语
ためらい決めかねる
法语
hésitant et indécis
英语
hesitant and indecisive
迟疑不决的字意分解
chí
1:(形声。本义:慢慢走)。
2:同本义。泛指慢。
3:迟钝;反应慢,不灵敏。
4:迟疑;犹豫。
5:晚。
6:长久。
yí
1:(形声。小篆字形。从子止匕,矢声。止,不通。子,幼子。幼子多惑。本义:怀疑)。
2:同本义。
3:迷惑,犹豫不定。
4:猜度;估计。
5:疑问。
6:怪异。引申为责怪。
7:类似;好像。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jué
1:(形声。从水,夬(guài)声。本义:疏通水道,使水流出去)。
2:同本义。
3:大水冲破堤岸或溢出。
4:断裂,折断。
5:离别,同“诀”。
6:决断,决定。
7:判决。
8:处死犯人。
9:较量,分胜负。
10:一定,必定。

迟疑不决,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chí yí bù jué)。abac式组合,迟疑不决意思是:形容做事犹豫不决,迟迟不能做出决定。 提醒人们在面对选择时需要果断,避免因犹豫而错失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