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求利 shí yí qiú lì

abac式
拼音shí yí qiú lì
注音ㄕㄜˋㄨㄟˋㄑㄧㄡˊㄌㄧˋ
繁体拾遺裘利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拾遗求利的解释
拾遗求利是指捡拾别人遗失的东西并据为己有,以此来谋求利益,通常带有不正当的意味。
出处

1.

《后汉书·烈女传》:“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2.

出自《论语·学而》中的“子曰:‘拾遗者,求利者也。’”
寓意
提醒人们不要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强调诚信和道德的重要性。
列子

1.

他总是喜欢在人群中寻找机会,拾遗求利,这种行为让人鄙视。

2.

小明在公园捡到钱包后,选择拾遗求利,而不是归还失主。

3.

市场上有些人专门靠拾遗求利来赚取不义之财。

4.

他在街上拾遗求利,被周围的人看不起。

5.

拾遗求利虽然能得一时之利,但长远来看是不道德的。

拾遗求利的翻译
德语
verlorene Gegenstände aufheben, um Profit zu machen
日语
拾いもので利益を求める
法语
ramasser des objets perdus pour en tirer profit
英语
pick up lost items for profit
拾遗求利的字意分解
shí
1:(形声。从手,合声。本义:捡取,从地上捡起来)。
2:同本义。
3:收敛,收集。
4:十,数目,九加一所得,汉字数目‘十’的大写
shè
1:沿着台阶一级一级地登上
wèi
1:给予;馈赠。
2:送交;交付。
3:输送。
4:加给。
1:(形声。从辵(chuò),贵声。本义:遗失)。
2:同本义。
3:遗漏,因疏忽而漏掉。
4:遗弃;舍弃。
5:不自主地排泄。
6:残存。留下。
7:遗忘。
8:遗留。
9:堕,落下;下垂。
10:遗失之物。
11:姓。
qiú
1:(《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
2:“裘”的古字。皮衣。
3:请求;干请;乞助。
4:追求,谋求;寻求;寻找。
5:索取。
6:探索。
7:责备,责求。
8:招来。
9:贪求;贪婪。
10:聚合。
11:贿赂。
12:姓。
1:(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2:同本义。
3:又。
4:又泛指锐利。
5:快;敏捷。
6:吉利;顺利。
7:有利的。
8:重要的;要害的。
9:利益。
10:又。
11:赢利;利息。
12:财利。
13:指个人的安危。
14:胜利。
15:物资出产。
16:
17:姓。

拾遗求利,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hí yí qiú lì)。abac式组合,拾遗求利意思是:拾遗求利是指捡拾别人遗失的东西并据为己有,以此来谋求利益,通常带有不正当的意味。 提醒人们不要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强调诚信和道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