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义之财 bù yì zhī cái

abac式
拼音bù yì zhī cái
注音ㄅㄨˋㄧˊㄓㄘㄞˊ
繁体不義之財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 正当收入
  • 合法所得
  • 清白之财
不义之财的解释
指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钱财,带有道德上的贬义。
出处

1.

汉·刘向《列女传·齐田稷母传》:“不义之财,非吾有也,不孝之子,非吾子也。”

2.

出自《孟子·滕文公上》:'是故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寓意
警示人们不要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财富,强调道德和诚信的重要性。
列子

1.

他知道那是不义之财,所以拒绝了那笔钱。

2.

小明发现自己收到了不义之财,立刻上交给了警察。

3.

她不想通过不义之财来获得财富,选择了正当的途径。

4.

公司内部有人利用职务之便获取不义之财,最终被查处。

5.

朋友劝他不要贪图不义之财,否则会惹上麻烦。

6.

这~,犬豕不顾,谁人要你的!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二十二卷

不义之财的翻译
德语
unerlaubte Gewinne
日语
不義の金
法语
argent mal acquis
英语
ill-gotten gains
不义之财的字意分解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仪”的古字)。
2:仪容;状貌。
1:(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2:同本义。
3:情谊。
4:意义;意思。
5:名义上的。
6:善;美。
7:姓。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cái
1:(形声。从贝,才声。本义:财物)。
2:同本义(多指日常生活必需品,包括米粟在内)。
3:财富;财产。
4:仅仅。
5:刚刚。
6:
7:裁成,裁制。
8:裁断,指材料的剪裁和人事的论断。
9:节制,制裁。
10:杀,自杀。
11:姓。

不义之财,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yì zhī cái)。abac式组合,不义之财意思是:指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钱财,带有道德上的贬义。 警示人们不要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财富,强调道德和诚信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