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寒色正 máng hán sè zhèng

abcd式
拼音máng hán sè zhèng
注音ㄇㄤˊㄏㄢˊㄙㄜˋㄓㄥˋ
繁体芒寒色正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芒寒色正的解释
形容事物或环境显得冷清、萧条,常用来描述秋冬季节的景象。
出处

1.

唐·刘禹锡《尚书礼部员外郎柳君集纪》:“粲焉如繁星丽天,而芒寒色正。”

2.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其中有‘枫叶荻花秋瑟瑟,夜静春山空’的句子,描绘了秋冬的冷清景象。
寓意
提醒人们要珍惜温暖和生机,理解自然的更替和季节的变化。
列子

1.

秋天的公园里,落叶满地,显得芒寒色正。

2.

冬季的乡村,田野上空无一人,芒寒色正。

3.

深秋的山林里,树木凋零,芒寒色正。

4.

傍晚的海边,风吹过,沙滩上芒寒色正。

5.

寒冬的街头,少有人迹,显得芒寒色正。

6.

此数公者,声称德望,炳然较著,真与~者比。 ★宋·张孝祥《代季父上陈枢密书》

芒寒色正的翻译
德语
kahl und trostlos
日语
荒涼とした
法语
dépouillé et désolé
英语
bleak and desolate
芒寒色正的字意分解
máng
1:(形声。从艸,亡声。本义:谷类植物种子壳上或草木上的针状物)。
2:同本义。
3:光芒。
4:毫末;锋刃。
5:广大;众多。
6:模糊不清。
hán
1:(会意。金文外面是“宀”(mián),即房屋;中间是“人”;人的左右两边是四个“草”,表示很多;下面两横表示“冰”。寒冷是一种感觉,人们虽能感觉到,但是却看不见。于是古人就采用上述四个形体来创造这个字,人踡曲在室内,以草避寒,表示天气很冷。本义:冷,寒冷)。
2:同本义。
3:卑微;低微。
4:声音凄凉。
5:凋零;枯萎。
6:恐惧;战栗。
7:特指终止盟约。
8:寒冷的季节。与“暑”相对。
9:姓。
1:(会意。甲骨文中象一个人驮另一个人,仰承其脸色。本义:脸色)。
2:同本义。
3:又。
4:颜色。
5:姿色,容颜(多就女子而言);美色。
6:佛家语。指一切物质的存在。
7:履历,古称“脚色”,省称“色”。
8:物质(多指金银)的成分。
9:兆气,即古人烧灼龟甲占卜时甲上裂纹所呈现的征兆。
10:风景;景观。
11:天色。
12:生气;变脸。
13:惊惧。
shǎi
zhēng
1: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
2:箭靶的中心。
3:引申为目标。
4:
5:征税。
6:出兵,征讨。
zhèng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2:同本义。
3:正直,正派。
4:纯正不杂(多指色、味)。
5:作为主体的,与“副”相对。
6:正当;合适。
7:正面,面对观察者或对手的一面。
8:(zhěng)。使正;整理;端正。
9:整治。
10:纠正;改正,匡正。
11:正法,治罪。
12:决定,考定。
13:官长;君长。
14:正常情况,正命,正常寿限。
15:嫡长子,与“庶”相对。
16:妻,旧时代敬称人妻为“令正”。
17:道理,规律。
18:政治,政事。
19:凭证,证据。
20:正好,恰好。
21:表示动作、状态的进行,持续,正在。
22:仅;只。
23:端正地。
24:方,刚刚。
25:公然;显然。
26:总是。
27:这么;这样。
28:姓。

芒寒色正,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máng hán sè zhèng)。abcd式组合,芒寒色正意思是:形容事物或环境显得冷清、萧条,常用来描述秋冬季节的景象。 提醒人们要珍惜温暖和生机,理解自然的更替和季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