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关自守 bì guān zì shǒu

abac式
拼音bì guān zì shǒu
注音ㄅㄧˋㄍㄨㄢㄗˋㄕㄡˇ
繁体閉關自守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闭关自守的解释
形容一种闭塞保守、不与外界接触的状态,常用来描述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方式。
出处

1.

《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上》:“无事则民勤于耕稼,以广军储;有事则民习于弓矢,以莅武事。此真霸王之资也。闭关自守,又何忧乎?”

2.

出自《庄子·秋水》,原文为'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而人莫之能知,吾以是知天下之不足恃也。',后人引申为闭关自守。
寓意
提醒人们不要过于保守和封闭,应当开放包容,积极与外界交流。
列子

1.

小明总是闭关自守,不愿意参加班级活动,大家都觉得他很难接近。

2.

这个小镇的人们闭关自守,很少与外界交流,导致信息闭塞。

3.

公司领导闭关自守,不愿接受新思想,导致企业发展缓慢。

4.

他因为闭关自守,错过了很多与朋友聚会的机会,感到很遗憾。

5.

老李闭关自守,不愿尝试新事物,生活变得越来越单调。

6.

而且厦大也太过于~,此后还应该与他大学往还。 ★鲁迅《两地书》五十八

闭关自守的翻译
德语
Isolationismus
日语
孤立主義
法语
isolationnisme
英语
isolationism
闭关自守的字意分解
1:(会意。从门,从才。“才”是用来闭门的东西。本义:关门,把门合闭起来)。
2:同本义。
3:泛指闭合,合拢。
4:壅塞不通。
5:禁绝。
6:门闩的孔。
7:古时称立秋、立冬为“闭”,意即开始闭藏的气节。
guān
1:(形声。从门,丱(guān)声。金文作“門”,象门里有门闩形,本象形字。小篆繁化,变成了形声字。本义:门闩)。
2:门闩。闩门的横木。
3:关口,隘门。
4:事物的枢纽或重要的转折点。
5:人体的重要孔窍或肢体。
6:征收关税的机构、组织或程序。
7:古代公文的一种。用于互相质询。
8:合拢,闭门。
9:贯通,贯穿。
10:牵连,涉及。
11:支领,领取。
12:引弓。
1:(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2:同本义。
3:始;开头。
4:起源。
5:自己,自我;本身。
6:由;从。
7:在;于。
8:自然,当然。
9:本是;本来。
10:仍旧,依然。
11:亲自。
12:别自、另外。
13:假如,苟。与“非”连用。
14:即使,虽。
15:却,可是。
16:因为,由于。
17:用。
18:是。
shǒu
1:(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2:同本义。
3:节操;操守。
4:秦代郡的长官名,汉代更名太守。后时作州、府地方长官的省称。被委任在某一方或某一区域负责实施法律或管理的政府主要官员。
5:州郡地方政府所在地。
6:遵守;奉行。
7:坚持,保持;保守。
8:看守,看管。
9:保卫;防守,与“攻”相对。
10:掌管。
11:收捕。
12:请求。
13:守侯;守护。
14:做郡的知州。

闭关自守,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ì guān zì shǒu)。abac式组合,闭关自守意思是:形容一种闭塞保守、不与外界接触的状态,常用来描述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方式。 提醒人们不要过于保守和封闭,应当开放包容,积极与外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