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不顾生 fèn bù gù shēn

abac式
拼音fèn bù gù shēn
注音ㄈㄣˋㄅㄨˋㄍㄨˋㄕㄥ
繁体奮不顧生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奋不顾生的解释
形容为了正义或事业而奋勇向前,不顾个人安危的精神。
出处

1.

《旧唐书·田弘正传》:“常思奋不顾生,以身殉国。”

2.

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原文为“奋不顾身,以致其命”。
寓意
强调无私奉献和勇敢无畏的精神品质,鼓励人们为正义和集体利益牺牲自我。
列子

1.

消防员在火灾中奋不顾身地救出被困人员。

2.

医生在疫情期间奋不顾身地照顾病人。

3.

志愿者在灾难现场奋不顾身地进行救援。

4.

战士在战斗中奋不顾身地保护战友。

5.

老师在学生遇到危险时奋不顾身地保护他们。

奋不顾生的翻译
德语
mutig und furchtlos
日语
勇敢無畏
法语
courageux et intrépide
英语
brave and fearless
奋不顾生的字意分解
fèn
1:(会意。金文字形,中间是“隹”(鸟);外面象鸟振翅欲飞之势;下面是“田”,表示空旷的田野。本义:鸟类振羽展翅)。
2:同本义。
3:鼓起劲来,振作。
4:震动。
5:奋力;施展;发挥。
6:挥动;举起;舞动。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形声。从页(xié),头。表示与头有关。雇声。本义:回头看)。
2:同本义。
3:观看,瞧。
4:访问,拜访。
5:照顾,关怀。
6:眷念,顾及。
7:顾虑;考虚。
8:出钱请人做事。
9: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而”、“不过”。
10:反而,却。
shē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2:同本义。
3:生育;养育。
4:生存;活。与“死”相对。
5:滋生;产生。
6:救活,使活。
7:制造。
8:生产;制作。
9:生命。
10:人的一生。
11:生活。
12:后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13:老师称弟子,或弟子自称;学生。
14:妓女。
15:俘虏。
16:年长有学问、有德行的人。“先生”的省称。
17:儒生;读书人的通称。
18:资质;禀赋。
19:天生,生来。
20:生的,未煮熟的。
21:新鲜的。
22:生疏。
23:具有活力的。
24:很、甚、极其。
25:姓。

奋不顾生,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fèn bù gù shēn)。abac式组合,奋不顾生意思是:形容为了正义或事业而奋勇向前,不顾个人安危的精神。 强调无私奉献和勇敢无畏的精神品质,鼓励人们为正义和集体利益牺牲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