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兵罢战的解释
停止战争,休养生息。形容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避免军事冲突。
出处
1.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二十二:“宋朝南渡以后,绍兴、淳熙年间息兵罢战,君相自谓太平,纵情佚乐,士大夫赏玩湖山,无复恢复中原之志。”2.
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救郑者必晋,若使晋师罢,则郑亡矣。'于是郑伯乃使人请于晋侯曰:'吾罪大矣,敢不听命。'晋侯许之,罢兵而去。' 后世遂以'息兵罢战'形容停止战争。寓意
倡导和平解决争端,反对暴力和战争,强调通过沟通与协商达成共识。
列子
1.
两个社区的居民通过对话解决了长期的矛盾,息兵罢战,恢复了和睦。2.
两家公司经过协商,终于达成协议,息兵罢战,共同发展。3.
邻居之间的纠纷在调解员的帮助下,息兵罢战,各自退让一步。4.
两个对立的俱乐部经过几轮谈判,息兵罢战,决定合作举办活动。5.
朋友之间的小误会经过坦诚的沟通,息兵罢战,恢复了友谊。6.
情愿招为驸马,两家~,永作藩臣,重来进贡。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二回息兵罢战的翻译
德语
Feuerpause und Kriegsbeendigung
日语
停戦して戦争をやめる
法语
cesser le feu et mettre fin à la guerre
英语
ceasefire and end the war
息兵罢战的字意分解
xī
1:(会意兼形声。从心,从自,自亦声。自,鼻子。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本义:喘气;呼吸)。
2:同本义。
3:叹气。
4:停止,停息。
5:休息。
6:滋息;生长。
7:平息。
8:消除。
9:熄灭;消失。
10:气息,呼吸时出入的气。
11:利息,利钱。
12:消息。
13:亲生子女。
14:春秋时诸侯国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息县北。
15:姓。
bīng
1:(会意。从廾,从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短斧之类;下面是“廾”(gǒng,双手),象双手持斤。本义:兵器,武器)。
2:同本义。
3:士兵的群体,即整个军队。
4:士卒。
5:军事;武力;战争。
6:用兵策略,战略。
7:牌戏名。
8:国际象棋16个棋子中价值最小的棋子。
9:中国象棋中红方的价值最小的五个棋子之一——蓝方相应的为“卒”。
10:用兵器攻击,刺杀。
11:伤害。
zhàn
1:(形声。从戈,单(占)声。本义:作战,打仗)。
2:同本义。
3:泛指搏斗,争斗,争胜负,比高低。
4:后作“颤”。发抖。
5:战争;战事。
6:姓。

息兵罢战,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xī bīng bà zhàn)。abac式组合,息兵罢战意思是:停止战争,休养生息。形容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避免军事冲突。 倡导和平解决争端,反对暴力和战争,强调通过沟通与协商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