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言耸听的解释
指故意说一些耸人听闻的话来吓唬人或引起别人的注意。
出处
1.
清·梁启超《米禁危言》:“我国民勿以吾为危言悚听也。”2.
出自《后汉书·刘陶传》:'危言耸听,欲以感动左右。'寓意
提醒人们要警惕那些故意夸大事实或制造恐慌的人,提倡理性思考和冷静判断。
列子
1.
他总是喜欢危言耸听,弄得大家人心惶惶。2.
为了吸引眼球,某些媒体常常危言耸听。3.
小明在讲故事时喜欢危言耸听,吓得弟弟不敢睡觉。4.
为了让大家重视安全问题,班主任老师危言耸听了一番。5.
为了卖出产品,推销员危言耸听地描述了不买的后果。6.
这不是什么“~”的道理,稍稍注意这个问题的人,是不难发现若干真凭实据的。 ★郭小川《论“听话”》危言耸听的翻译
德语
alarmierende Reden
日语
危言聳聽
法语
discours alarmiste
英语
alarmist talk
危言耸听的字意分解
wēi
1:(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2:同本义。
3:恐惧;忧惧。
4:威胁,摧败。
5:使危险;伤害;损伤。
6:败亡,灭亡。
7:怀疑,疑虑。
8:高。
9:危险; 危难。
10:很陡峭的。
11:特指人将死。
12:绷得紧;强劲。
13:端正。
14:不正。
15:屋脊。
16:艰难困苦。
17:几乎;差点儿。
18:姓。
yán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7:陈述;叙述。
8:解释引文、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相当于“就是说”或“意思是”。
9:说明。
10:话,言语,口语。又特指怨言、谤言。
11:言论;见解;意见。
12:言辞;辞令;辞章。
13:政令;号令。
14:誓言;盟辞;约言。
15:建议;主意;计策。
16:学说;主张。
17:言语或文章中的字。
18: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
19:著作。
20:无义,用于句中或句首,作语气助词。
21:姓。
sǒng
1:(形声。从耳,从声。本义:耳聋) 同本义。
2:高起;矗立。
3:比喻出众,不凡。
4:劝勉。
5:惊动;惊惧。
tīng
1:(形声。本字从耳德,壬(tì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2:同本义。
3:接受,听信,接纳。
4:治理,管理或执行事务 。
5:决断;审理 。
6:等候;待 。
7:听凭,任凭。
8:侦察。
9:耳朵。
10:马口铁罐。
11:耳目,间谍。
12:厅堂。古代官府办公处,后作“厅”。

危言耸听,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wēi yán sǒng tīng)。abcd式组合,危言耸听意思是:指故意说一些耸人听闻的话来吓唬人或引起别人的注意。 提醒人们要警惕那些故意夸大事实或制造恐慌的人,提倡理性思考和冷静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