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门托钵的解释
指僧人或乞丐挨家挨户乞讨食物或施舍的行为。
出处
1.
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一:“故读者于此等处最要分别,不然则视少陵为随地蓦缘,沿门托钵者流矣。”2.
佛教用语,源自僧人托钵化缘的传统习俗。寓意
体现了僧人或乞丐的生活方式,强调对生活的谦卑和对施舍的感恩。
列子
1.
每逢节日,寺庙的僧人们都会沿门托钵,接受信徒们的供养。2.
小镇上有一位老乞丐,每天都会沿门托钵,居民们对他很是同情。3.
在一些偏远地区,沿门托钵仍然是僧人们获取生活必需品的重要方式。4.
虽然生活艰难,但老和尚坚持沿门托钵,从不强求。5.
小和尚第一次随师傅沿门托钵,感到既新奇又紧张。6.
却说仲勋穷途落魄,流入乞丐道中,终日在街头~,到了夜间,就在人家屋檐底下歇宿。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二十回沿门托钵的翻译
德语
von Tür zu Tür betteln
日语
戸をたたいて托鉢する
法语
mendier de porte en porte
英语
begging from door to door
沿门托钵的字意分解
yán
1:同本义。
2:遵循;因袭。
mén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2:同本义 。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古代门与户有别,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区域曰门。
3:房屋、围墙、车船等的出入口。
4:门前,门口。
5: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
6:门径;诀窍。
7:家;家族。
8:学术思想或宗教的派别。
9:守门。
10:攻门。
tuō
1:推。同“拓”。
2:压力单位 ,等于1333.2巴,为0°C和标准重力下1毫米汞柱的压力。
3:(形声。左形,右声。本字是“乇”(zhé),小篆字形,象形。象初生的嫩芽,“一”表地面,枝叶有根,有所寄托。后加“手”作“托”。汉字简化后,“托”又兼代“託”字。本义:寄托)。
4:同本义。
5:交付委托。
6:假托。
bō
1:(形声。从金,本声。僧人的食器)。
2:僧侣所用的食具,像碗,底平,口略小。

沿门托钵,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án mén tuō bō)。abcd式组合,沿门托钵意思是:指僧人或乞丐挨家挨户乞讨食物或施舍的行为。 体现了僧人或乞丐的生活方式,强调对生活的谦卑和对施舍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