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列是非的解释
指讨论是非曲直,辨明对错。常用于形容公开讨论、辩论或裁决是非的场合。
出处
1.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乃欲卬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2.
《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后人引申为论列是非。寓意
强调通过讨论和辩论来明辨是非,鼓励理性思考和交流。
列子
1.
同学们在课堂上论列是非,积极讨论历史事件的是非曲直。2.
在辩论赛上,双方选手论列是非,展现了各自的观点和论据。3.
家庭聚会上,亲戚们论列是非,讨论起最近的新闻热点。4.
公司会议上,员工们论列是非,提出各种改进方案。5.
朋友聚会时,大家论列是非,聊起了对某部电影的不同看法。6.
面逍遥河上之耆旧,乃忽仰首伸眉,~,与众为仇,助贼张目。 ★清·梁启超《辟复辟论》论列是非的翻译
德语
Recht und Unrecht diskutieren
日语
是非を論じる
法语
discuter du bien et du mal
英语
debate right and wrong
论列是非的字意分解
lún
1:《论语》的简称 。内容主要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
lùn
1:(形声。从言,仑(lún)声。本义:评论,研究。引申为“议论”)。
2:议论, 分析和说明事理。
3:思;思考。
4:衡量;评定。
5:评论;辩析。
6:又。
7:判罪;判决。
8:考虑;顾及。
9:较量。
10:控告,举报。
11:凭借。
12:说;陈述。
13:又。
14:研究。
15:又如:论演(研究阐发);论道经邦(研究治国之道,以治理好国家);论思(研究思想)。
16:选择。
17:治理。
18:主张;学说。
19:议论文。
20:伦理。
21:姓。
liè
1:(形声。从刀,本义:割,分)。
2:“裂”的古字。分割;分解。
3:排列。
4:陈列;摆开。
5:安排;给予。
6:布置。
7:对立。
8:开列。
9:假借为“迾”。遮遏,阻止。
10:排列有序的行列(竖排称“行”,横排称“列”)。
11:职务;职位。
12:店肆。
13:序次。
14:假借为“烈”。功业。
15:众,各。
16:假借为“洌”。水清醇,洁净。
17:依次。
18:姓。
shì
1:(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2:同本义。
3:对的,正确的。
4:此,这。
5:赞同;认为正确;肯定。
6:遵从,以为法则。
7:关系词。表示肯定判断之词。
8:表示两种事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
9:表示让步。
10:表示肯定 昨天买的票;他手艺是高明,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
11:“是”不重读时,可省略,只表示一般肯定 问问,没有别的意思。
12:表示原因、目的。“是”后可加“因为、由于、为了” 平时太骄傲了。
13:或者。
14:有时也用完整的“是”字句回答。
15:商业、职业或政府的事务、业务或国务。
16:帮助宾语提前。
17:姓。
fēi
1:(指事。金文作“兆”,像“飞”字下面相背展开的双翅形,双翅相背,表示违背。本义:违背;不合)。
2:同本义。
3:责怪;非难;反对。
4:讨厌。
5:讥刺。
6:(fěi)。诽谤,诋毁。
7:∮秩?非誉(诽谤与赞誉);非而不用(诽谤而不予重用);非世(诋毁世俗);非孝(非难毁诋孝行);非怨(诋毁,怨恨)。
8:躲开。
9:无;没有。
10:不对;错误。
11:相当于“不”、“不是”。
12:不真实。

论列是非,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lùn liè shì fēi)。abcd式组合,论列是非意思是:指讨论是非曲直,辨明对错。常用于形容公开讨论、辩论或裁决是非的场合。 强调通过讨论和辩论来明辨是非,鼓励理性思考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