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若愚的解释
形容有大智慧的人,表面上看起来像个愚笨的人,强调智慧的深藏不露。
出处
1.
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2.
出自《老子》第45章:“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寓意
强调智慧的内敛与深藏不露,提醒人们不要仅凭表面判断他人。
列子
1.
他总是默默无闻地解决问题,看起来大智若愚。2.
虽然他看起来不爱说话,但解决问题时大智若愚。3.
在团队中,他总是大智若愚,关键时刻总能提出好建议。4.
面对复杂的问题,他总是表现得大智若愚,最终总能找到解决办法。5.
他看起来像个普通人,但实际上大智若愚,深受大家敬重。6.
执雌守黑,不敢自遂,~,于是乎在。 ★章炳麟《箴新党论》大智若愚的翻译
德语
ein Weiser erscheint töricht
日语
大智愚かなる
法语
un sage semble fou
英语
a wise man appears foolish
大智若愚的字意分解
dà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3: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4:重要,重大。
5:德高望重的。
6:超过一般。
7:学识渊博的。
8:规模大。
9:性质严重。
10: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11:很,太,非常。
12:大人。
13:大小。
14:长大。
15:超过。
16:姓。
dài
1:“大夫”、“大王”。
2:世代。
zhì
1:(会意兼形声。从日,从知,知亦声。“知”的后起字。本义:聪明,智力强) 同本义。
2:智慧,智谋。
3:计谋;策略。
4:知识。
5:智士。有智慧的人。
6:春秋时晋国地名 ,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北。
7:知道,认识。
8:姓。
rě
1:(bōrě):智慧(佛经用语)。
ruò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示“顺从”。本义:顺从)。
2:同本义。
3:如同;像。
4:择菜。
5:引申为选择。
6:同,相当。
7:及;到。
8: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和反问句)。
9:诺,应允,后作“诺”。
10:对付,处置。
11:如此,这样。
12:你。
13:其;他的 ——用于他称。
14:这么;那么。用同“偌”。
15:假如;如果。
16:至于 。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
17:或;或者。
18:与,和。
19:而。
20:禾秆皮。
21:香草名。
22:秦、汉时县名 。治所在今湖北省宜城县东南。
23:古水名 。即今雅砻江,为金沙江支流。源出青海,东南流经甘孜、新龙等县,到攀枝花市东北入金沙江。
24: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表示事物的状态。相当于“貌”、“样子”。
25:用于句首。
yú
1:(会意。从心,从禺(yù)。从心,与性情有关。禺,猴属,兽之愚者。本义:愚蠢,愚昧)。
2:同本义。
3:又。
4:自称之谦词。
5:敦厚。
6:蒙蔽;欺骗。

大智若愚,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dà zhì ruò yú)。abcd式组合,大智若愚意思是:形容有大智慧的人,表面上看起来像个愚笨的人,强调智慧的深藏不露。 强调智慧的内敛与深藏不露,提醒人们不要仅凭表面判断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