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世疾俗 fèn shì jí sú

abcd式
拼音fèn shì jí sú
注音ㄈㄣˋㄕˋㄐㄧˊㄙㄨˊ
繁体憤乫疾俗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愤世疾俗的解释
形容对社会现状或世俗的不满和愤恨,常用于表达对不公正现象的强烈不满。
出处

1.

鲁迅《热风·随感录38》:“他们必定自己觉得思想见识高出庸众之上,又为庸众所不懂,所以愤世疾俗,渐渐变成厌世家,或‘国民之敌’。”

2.

出自《史记·屈原列传》,原句为“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寓意
表达对社会不满的情绪,提醒人们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不公。
列子

1.

看到一些人不劳而获,他总是愤世疾俗,觉得社会不公平。

2.

她对那些虚伪的社交场合感到愤世疾俗,总是选择独处。

3.

面对社会上的种种不公,他总是愤世疾俗,常常发泄自己的不满。

4.

他对那些只顾自己利益的人感到愤世疾俗,认为他们没有道德。

5.

看到新闻上报道的各种丑闻,他感到愤世疾俗,认为世界充满了不公。

愤世疾俗的翻译
德语
Verachtung der Welt und ihrer Sitten
日语
世俗に憤る
法语
mépris du monde et de ses coutumes
英语
disdain for the world and its ways
愤世疾俗的字意分解
fèn
1:(形声。从心,贲(bēn)声。从“心”,表示与心情等有关。本义:郁结于心;憋闷)。
2:同本义。
3:充盈,旺盛。
4:愤怒;怨恨。同“忿”。
5:发,奋。
shì
1:(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2:同本义。
3:父子相继为世。一代(古礼规定,男子三十岁结婚生孩子,产生新一代)。
4:一生;一辈子。
5:人世,世间;世界。
6:时代;朝代。
7:岁;年。
8:世俗。
9:后嗣;后人。
10:家世。
11:世族。
12:有世交关系,表示两家之间世代交往。
13:指嫡长。
14:大的。
15:既然,已经。
16:从来;终归。
17:永远。
18:姓。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大(人),从矢,字形象人腋下中箭。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会意。”本义:受兵伤。泛指疾病)。
2:轻微的叫疾。
3:泛指病。
4:疫疠;发生疫疠。
5:痛苦;忧患。
6:缺点,毛病,瑕疵。
7:快速;急速。
8:敏捷;轻快。
9:急剧而猛烈。
10:强大,宏大。
11:患病,生一般的病。
12:厌恶;憎恨。
13:嫌怨。
14:妒忌。
15:忧虑。
1:(形声。从人,谷(gǔ)声。习俗是人的行为,所以从人。本义:风俗)。
2:同本义(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
3:佛教称尘世间为俗,与出家相对。
4:一般人;百姓。
5:平凡;普通;一般。
6:庸俗,不雅,缺乏修养的。
7:世俗。
8:通俗,流行。
9:从其习俗。
10:厌烦,腻味。

愤世疾俗,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fèn shì jí sú)。abcd式组合,愤世疾俗意思是:形容对社会现状或世俗的不满和愤恨,常用于表达对不公正现象的强烈不满。 表达对社会不满的情绪,提醒人们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