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不棱登 hóng bù léng dēng

aabb式
拼音hóng bù léng dēng
注音ㄍㄨㄥㄅㄨˋㄌㄥㄉㄥ
繁体紅不棱登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红不棱登的解释
形容颜色鲜红夺目,非常耀眼。常用来描述红色的物品或景象,强调其鲜艳程度。
出处
出自民间口语,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
寓意
强调颜色的鲜艳和夺目,表达对美的欣赏和赞美。
列子

1.

小女孩穿着一件红不棱登的裙子,格外引人注目。

2.

秋天的枫叶红不棱登,成了游客们争相拍照的对象。

3.

新买的跑车红不棱登,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

4.

舞台上的舞蹈演员穿着红不棱登的服装,非常抢眼。

5.

花园里的玫瑰花红不棱登,吸引了许多蜜蜂和蝴蝶。

6.

那件衣服洗得~的,难看极了。

红不棱登的翻译
德语
leuchtend rot
日语
真っ赤
法语
rouge vif
英语
bright red
红不棱登的字意分解
hóng
1:(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工声。本义:粉红色)。
2:同本义。
3:后也指各种红色。
4:红色物品。
5:花的代称,花多红色,故借红代花。
6:春秋时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境内。
gōng
1:女工,从事手工劳动的女性。
2:
3:功服。丧服名。
4:劳绩,功绩。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lēng
1:(俗作“楞”和“稜”。形声。从木,夌(líng)声。本义:有四角的木)。
2:同本义。
3:威势。
líng
1:——“穆棱”(Mùlíng):县名。在黑龙江省。
dēng
1:(象形。本义:上车)。
2:同本义。
3:升,上,从下而上。
4:进献。
5:增加。
6:成熟;丰收。
7:登记;记载。
8:成,引申为定。
9:谓科举考试中选。
10:蹲;呆。
11:又如:登东(解手。东:东圊,厕所);登坑(蹲茅坑)。
12:穿。
13:又如:登云履(法师做法术时穿的鞋);登上鞋。
14:上路,登程。
15:古代祭器名。
16:高。
17:即刻。

红不棱登,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hóng bù léng dēng)。aabb式组合,红不棱登意思是:形容颜色鲜红夺目,非常耀眼。常用来描述红色的物品或景象,强调其鲜艳程度。 强调颜色的鲜艳和夺目,表达对美的欣赏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