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关锁国 bì guān suǒ guó

abcd式
拼音bì guān suǒ guó
注音ㄅㄧˋㄍㄨㄢㄙㄨㄛˇㄍㄨㄛˊ
繁体閉關鎖國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闭关锁国的解释
指闭关自守,不与外国往来,采取锁国政策。
出处

1.

《周易·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2.

清·魏源《海国图志·序》:'是故师夷长技以制夷,闭关锁国则非计也。'
寓意
警示人们要避免封闭保守,提倡开放交流与合作。
列子

1.

小镇上的居民们因为交通不便,常常感到像是在闭关锁国。

2.

山村里的生活条件艰苦,村民们仿佛过着闭关锁国的日子。

3.

小岛上的渔民们由于远离大陆,生活方式近乎闭关锁国。

4.

偏远地区的学校由于资源匮乏,学生们像是生活在闭关锁国的环境中。

5.

深山中的寺庙因为与外界少有交流,僧人们的生活显得有些闭关锁国。

6.

严复的“译事三难信达雅”为打破~,西学东渐开了先河。 ★柯灵《序》

闭关锁国的翻译
德语
Isolationismus
日语
鎖国
法语
isolationnisme
英语
isolationism
闭关锁国的字意分解
1:(会意。从门,从才。“才”是用来闭门的东西。本义:关门,把门合闭起来)。
2:同本义。
3:泛指闭合,合拢。
4:壅塞不通。
5:禁绝。
6:门闩的孔。
7:古时称立秋、立冬为“闭”,意即开始闭藏的气节。
guān
1:(形声。从门,丱(guān)声。金文作“門”,象门里有门闩形,本象形字。小篆繁化,变成了形声字。本义:门闩)。
2:门闩。闩门的横木。
3:关口,隘门。
4:事物的枢纽或重要的转折点。
5:人体的重要孔窍或肢体。
6:征收关税的机构、组织或程序。
7:古代公文的一种。用于互相质询。
8:合拢,闭门。
9:贯通,贯穿。
10:牵连,涉及。
11:支领,领取。
12:引弓。
suǒ
1:(形声)。
2:置于可启闭的器物上,以钥匙或暗码(如字码机构、时间机构、自动释放开关、磁性螺线管等)打开的扣件。
3:一种用铁环钩连而成的刑具。
4:链子。
5:加锁,用锁锁住。
6:束缚。
7:姓。
guó
1:(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2: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3:国都,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又称国城,国邑。
4:国家。
5:古代王、侯的封地。
6:部落。
7:地方。
8:家乡。
9:姓。

闭关锁国,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ì guān suǒ guó)。abcd式组合,闭关锁国意思是:指闭关自守,不与外国往来,采取锁国政策。 警示人们要避免封闭保守,提倡开放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