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不嫌菲的解释
意思是礼物不在于贵重,贵在心意。强调礼物的价值不在于其本身的贵重,而在于送礼者的心意。
出处
1.
清·翟灏《通俗编·仪节》:“《礼坊记》:‘君子不以礼菲废礼。’注云:‘不可以其薄不及礼而不行礼。’”2.
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礼物虽微,弗敢爱,愿以谢不敏。'后演变成'礼不嫌菲'。寓意
强调礼物的价值在于心意,而非物质价值,鼓励人们重视情感交流。
列子
1.
虽然只是一束小花,但她送得真诚,礼不嫌菲。2.
他送给老师的一张自制贺卡,虽然简单,但礼不嫌菲。3.
朋友送来的一篮自家种的水果,虽然不值钱,但礼不嫌菲。4.
小孩送给妈妈的一幅画,虽然画得不怎么样,但礼不嫌菲。5.
收到同事的一张便笺,虽然只是几句话,但礼不嫌菲。礼不嫌菲的翻译
德语
Es kommt auf die Absicht an
日语
心がこもっていれば良い
法语
C'est l'intention qui compte
英语
It's the thought that counts
礼不嫌菲的字意分解
lǐ
1:(会意。从示,从豊(lǐ)。“豊”是行礼之器,在字中也兼表字音。本义:举行仪礼,祭神求福)。
2:同本义。
3:表示敬意;尊敬。
4:礼拜,顶礼膜拜。
5:礼遇;厚待。
6:礼节。
7:礼法;等级社会的典章制度,规定社会行为的规范、传统习惯。
8:礼仪。
9:礼物。
10:礼貌。
11:又。
12:礼文;礼书。
13:(tǐ)。身体。
14:姓。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xián
1:(形声。从女,兼声。本义:疑惑,怀疑而有可能性)。
2:同本义。
3:避忌。
4:厌恶。
5:嫌隙,仇怨。
6:怨恨。
fēi
1:花草的香气很浓的——常叠用。
2:一种无色结晶烃C14H10,熔点约100°C,其母核由某些生物碱降解生成,用于染料和药物的合成。
3:菲律宾的简称。
fěi
1:(形声。从艹,非声。本义:菲菜,一种芜菁类植物。又名芴、刹恕⑼凉)?。
2:同本义。
3:(fèi)。刖足,即断足,古代五刑之一。
4:(fèi)。草鞋,蔴鞋。
5:微薄;使之微薄。

礼不嫌菲,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lǐ bù xián fěi)。abcd式组合,礼不嫌菲意思是:意思是礼物不在于贵重,贵在心意。强调礼物的价值不在于其本身的贵重,而在于送礼者的心意。 强调礼物的价值在于心意,而非物质价值,鼓励人们重视情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