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无人声 qiǎo wú rén shēng

abcd式
拼音qiǎo wú rén shēng
注音ㄑㄧㄠˇㄇㄛˊㄖㄣˊㄕㄥ
繁体悄無人聲
感情中性
近义词
  • 鸦雀无声
  • 寂静无声
  • 静悄悄
反义词
悄无人声的解释
形容非常安静,没有一点声音。
出处

1.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6回:“宝玉信步走入,只见湘帘垂地,悄无人声。”

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为“夜闻人马喧哗声,项王大惊,曰:‘此何声?’亚父曰:‘悄无人声,恐是楚兵耳。’”
寓意
强调环境的安静,提醒人们在安静中感受内心的平静。
列子

1.

深夜的图书馆里,悄无人声,大家都在专心读书。

2.

月光下的小村庄,悄无人声,只有风吹过的声音。

3.

考试期间,教室里悄无人声,学生们都在认真答题。

4.

雪后的清晨,公园里悄无人声,仿佛进入了一个静谧的世界。

5.

夜晚的森林里,悄无人声,只有偶尔的鸟叫声打破寂静。

6.

在这~的地方,的确感到几分恐怖。

悄无人声的翻译
德语
totenstill
日语
しんと静まり返る
法语
silence de mort
英语
dead silent
悄无人声的字意分解
qiǎo
1:(形声。从心,肖声。本义:忧愁的样子)。
2:同本义。
3:寂静无声。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rén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同本义。
3: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4:别人,他人。
5:民,百姓。
6:指成年人。
7:伴侣。
8:果仁
9:仁爱。
10:每人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shēng
1:(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2:同本义。
3:音乐;诗歌。
4:声望,声名(名声)。
5:口信;消息;传说。
6:声威;声势。
7:言语,口音。
8:声称,宣扬。
9:听。
10:表示声音发出次数的单位。

悄无人声,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qiǎo wú rén shēng)。abcd式组合,悄无人声意思是:形容非常安静,没有一点声音。 强调环境的安静,提醒人们在安静中感受内心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