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取豪夺 qiǎo qǔ háo duó

abac式
拼音qiǎo qǔ háo duó
注音ㄑㄧㄠˇㄑㄩˇㄏㄠˊㄉㄨㄛˊ
繁体巧取豪奪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巧取豪夺的解释
形容用巧妙的手段或强力手段取得财物或利益,通常带有贬义。
出处

1.

宋·苏轼《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2.

出自《史记·货殖列传》,原文为“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巧取豪夺,固非君子所为也。”
寓意
提醒人们要远离不正当手段,追求公平正义。
列子

1.

他用巧取豪夺的手段得到了那块地,引起了大家的不满。

2.

小说中的反派角色总是通过巧取豪夺来积累财富。

3.

他被指控通过巧取豪夺的手段获取了公司的股份。

4.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商人如何通过巧取豪夺来发家致富。

5.

电影中的大反派用巧取豪夺的手段控制了整个城市。

6.

“~”这成语,不正好用韩非的名言“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来说明吗? ★闻一多《关于儒、道、土匪》

巧取豪夺的翻译
德语
durch List erlangen und mit Gewalt nehmen
日语
詐取強奪
法语
obtenir par ruse et s'emparer par la force
英语
obtain by trickery and seize by force
巧取豪夺的字意分解
qiǎo
1:(形声。从工,丂(kǎo)声。“工”有精密、灵巧义。本义:技艺高明、精巧)。
2:同本义。
3:巧妙;精妙。
4:美好;美丽。
5:虚浮不实,伪诈。
6:技巧。
1:(会意。从又,从耳。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手(又),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古代作战,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本义:割下左耳)。
2:同本义。
3:斩获敌人的首级为取。
4:拿。
5:娶妻。
6:选取;选拔。
7:招致。
8:得到;取得。
9:攻取,夺取。
10:
11:会合,集合。
12:积畜。
13:
14:跑,疾走。
15:趋向。
16:表示范围,相当于“才”、“仅”。
17:表示动态,相当于“得”、“着”。
háo
1:(形声。从豕(shǐ),猪,高省声。本义:豪猪)。
2:同本义 。哺乳动物,全身黑色,自肩部以后长着许多长而硬的棘毛。棘毛如刺,黑白相间。穴居,昼伏夜出。也称箭猪。
3:动物长而细的毛。
4:具有高超才能与品德的人。
5:英雄。
6:旧指有钱有势或依仗权势横行不法的人。
7:山名。即崤。
8:姓。宋代有豪彦。
9:巨大的,势力强大的。
10:强横。
11:豪放,豪迈;气度宽广、不拘小节。
12:奢侈;豪华。
13:——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duó
1:(会意。金文字形,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下面是手(又、寸),其意思是:这只振翅欲飞的鸟,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本义:丧失)。
2:同本义。
3:强取。
4:竞先取得。
5:剥夺;削除。

巧取豪夺,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qiǎo qǔ háo duó)。abac式组合,巧取豪夺意思是:形容用巧妙的手段或强力手段取得财物或利益,通常带有贬义。 提醒人们要远离不正当手段,追求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