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门持钵的解释
指僧人或乞丐挨家挨户拿着钵盂乞讨的行为,现多用来比喻四处求助或乞求帮助。
出处
1.
明·高攀龙《讲义·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若天分之我不承受,此家当,我却无分了,便至沿门持钵,仰息他人。”2.
源于佛教文化,僧人持钵沿街乞食的传统习俗。寓意
反映出一种依赖他人施舍的生活状态,提醒人们在困难时要勇于求助,但也要努力自立。
列子
1.
失去工作后,他只能沿门持钵,勉强度日。2.
灾后重建,许多村民只能沿门持钵,向外界求助。3.
老乞丐每天沿门持钵,靠着人们的施舍生活。4.
为了筹集学费,小明不得不在街头沿门持钵。5.
在那个寒冷的冬天,流浪汉只能沿门持钵,求得一口饭吃。沿门持钵的翻译
德语
mit einer Bettelschale von Tür zu Tür gehen
日语
托鉢して家々を回る
法语
aller de porte en porte avec un bol de mendiant
英语
go from door to door with a begging bowl
沿门持钵的字意分解
yán
1:同本义。
2:遵循;因袭。
mén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2:同本义 。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古代门与户有别,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区域曰门。
3:房屋、围墙、车船等的出入口。
4:门前,门口。
5: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
6:门径;诀窍。
7:家;家族。
8:学术思想或宗教的派别。
9:守门。
10:攻门。
chí
1:(形声。从手,寺声。本义:拿着)。
2:同本义。
3:引申为掌握;控制。
4:保守,保持。
5:搀扶;支持;支撑。
6:对抗,不相上下。
bō
1:(形声。从金,本声。僧人的食器)。
2:僧侣所用的食具,像碗,底平,口略小。

沿门持钵,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yán mén chí bō)。abcd式组合,沿门持钵意思是:指僧人或乞丐挨家挨户拿着钵盂乞讨的行为,现多用来比喻四处求助或乞求帮助。 反映出一种依赖他人施舍的生活状态,提醒人们在困难时要勇于求助,但也要努力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