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薄之志 bǐ bó zhī zhì

abac式
拼音bǐ bó zhī zhì
注音ㄅㄧˇㄅㄠˊㄓㄓˋ
繁体鄙薄之志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鄙薄之志的解释
形容轻视、鄙薄他人的志向或行为。常用于批评他人对某事物的态度过于轻蔑或不屑。
出处

1.

唐·元稹《会真记》:“鄙薄之志,无以俸酬。”

2.

出自《史记·屈原列传》,原句为“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而不自贵,悼良臣之不遇,伤君听之不明,叹群小之谗佞,悲道之不行,愤世俗之鄙薄,感鬼神之不平,哀民生之多艰,痛国运之不兴。”
寓意
提醒人们要尊重他人的志向和努力,避免轻视他人。
列子

1.

他对别人的建议总是抱有鄙薄之志,从不认真考虑。

2.

小明对传统文化表现出鄙薄之志,让老师感到失望。

3.

她对同事的努力总是持鄙薄之志,导致团队氛围紧张。

4.

他以鄙薄之志对待新员工,影响了团队的合作精神。

5.

面对别人的创意,他总是表现出鄙薄之志,令人感到不满。

鄙薄之志的翻译
德语
verächtliche Haltung
日语
軽蔑の態度
法语
attitude méprisant
英语
contemptuous attitude
鄙薄之志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邑,啚(bǐ)声。本义:五百家(周代户口单位))。
2:同本义。
3:采邑;小邑。
4:边邑;边境。
5:郊野;郊外。
6:小;狭。
7:见识浅薄,行为低下。
8:粗俗,庸俗;质朴。
9:自称的谦词。
10:视为浅陋。
báo
1:土地含养分少,不肥沃的。
1:(形声。从芔,溥(pǔ)声。本义:草木丛生处)。
2:同本义。
3:养蚕的工具;帘子。
4:迫近;接近。
5:搏击;拍;击。
6:减少,减损,减轻。
7:轻视,看不起。
8:侵入;混杂。
9:停止;依附。
10:物体扁平,与“厚”相对。
11:引申为微小,少。
12:不浓;淡薄。
13:指人心、世道、纲纪等衰微轻薄;不庄重。
14:虚假刻薄,不厚道。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zhì
1:(形声。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本义: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
2:同本义。
3:心情。
4:神志。
5:旗帜。
6:皮肤上生的班痕
7:有志;立志;专心。
8:记着。
9:向慕。
10:记载,记录。
11:叙述。
12:(形声。言形志声。本义:记忆)。
13:同本义。
14:记录。
15:做记号。
16:又。
17:标记;记号。

鄙薄之志,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bǐ bó zhī zhì)。abac式组合,鄙薄之志意思是:形容轻视、鄙薄他人的志向或行为。常用于批评他人对某事物的态度过于轻蔑或不屑。 提醒人们要尊重他人的志向和努力,避免轻视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