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无不克的解释
形容攻打敌方无往而不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出处
1.
《战国策·秦策二》:“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2.
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后演变为成语。寓意
强调勇敢和智慧在克服困难中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自信和坚定。
列子
1.
在围棋比赛中,小王攻无不克,连续战胜了多位高手。2.
在数学竞赛中,小李攻无不克,解决了所有难题。3.
在模拟考试中,小张攻无不克,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4.
在辩论赛中,小刘攻无不克,成功驳倒了对方的论点。5.
在象棋比赛中,小陈攻无不克,轻松夺得了冠军。6.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无不胜,所向披靡。攻无不克的翻译
德语
unbesiegbar im Angriff
日语
攻めに無敵
法语
invincible à l'attaque
英语
invincible in attack
攻无不克的字意分解
gōng
1:(形声。从攴(pū),工声。本义:进攻,攻打)。
2:同本义(与“守”相对)。
3:指责。
4:引申为以药物治疗疾病。
5:致力研究,专心从事。
6:治理,加工。
7:器物精好坚利。
8:功绩。
mó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wú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kè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象肩形。整个字形,象人肩物之形。本义:胜任)。
2:同本义。
3:能够。
4:攻下;战胜;打败。
5:克制。
6:严格限定期限。

攻无不克,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gōng wú bù kè)。abac式组合,攻无不克意思是:形容攻打敌方无往而不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强调勇敢和智慧在克服困难中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自信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