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粮积草 tún liáng jī cǎo

abac式
拼音tún liáng jī cǎo
注音ㄊㄨㄣˊㄌㄧㄤˊㄐㄧㄘㄠˇ
繁体屯糧積苃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屯粮积草的解释
形容在战争或灾难来临之前,提前准备粮食和草料,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困难。
出处

1.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回:“此去有山,名天荡山,山中乃曹操屯粮积草之地。”

2.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上马,令骑皆下马步行,徒兵尽解甲,持三日粮,积草以待项羽。'
寓意
强调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的重要性。
列子

1.

为了应对冬季的寒冷,农民们早早地开始屯粮积草。

2.

探险队员在出发前,仔细地屯粮积草,以确保在野外不会缺少食物。

3.

为了备战比赛,运动员们提前屯粮积草,进行充分的准备。

4.

在灾害多发的地区,人们习惯于在每年汛期前屯粮积草。

5.

为了确保旅行顺利,旅行者们在出发前就开始屯粮积草。

屯粮积草的翻译
德语
Lebensmittel und Futter ansammeln
日语
食糧と飼料を備蓄する
法语
accumuler des vivres et du fourrage
英语
stockpile food and fodder
屯粮积草的字意分解
tún
1:(会意。从屮贯一。屮(chè),草。一,土地。象草木初生的艰难。①(zhūn)本义:艰难。②引申义:聚集)。
2:聚集。
3:戍守,驻扎。
4:积聚。聚集储存起来。
5:兵营。
6:小山。
7:河港靠船之处。
8:,由十八个月、每月二十天构成的三百六十天的周期,并且用作再加五天的三百六十五天的马雅历长年的基础。
zhūn
1:艰难;困顿。
2:吝惜。
liáng
1:(形声。从米,量声。本义:旅行用的干粮;行军作战用的军粮)。
2:同本义。
3:桂馥曰:“谷也者,非古训。糧乃行者之干食。”。
4:又。
5:引申指谷类;粮食。
6:田赋。
1:(形声。从禾,责声。从“禾”,表示与农作物有关。本义:堆积谷物)。
2:同本义。
3:累积;堆叠。
4:蕴积,积蓄。
5:滞留。
6:累计。
7:指贮积起来的钱物等。
8:衣裙的褶子。
9:功劳。
10:长久。
11:习惯的;积久渐成的。
cǎo
1:(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lì)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2:草本植物的总称。
3:指用作燃料、饲料的干草。
4:未开垦过的荒地。
5:文书的底稿;初稿。
6:粗糙;粗劣。
7:创造;创立。
8:草拟;起稿。

屯粮积草,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tún liáng jī cǎo)。abac式组合,屯粮积草意思是:形容在战争或灾难来临之前,提前准备粮食和草料,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困难。 强调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