蔑伦悖理的解释
蔑伦悖理形容行为或言论违背伦理道德,令人不齿。
出处
1.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4回:“备闻襄公淫妹之事,默然自叹:‘似此蔑伦悖理,禽兽不如。”2.
出自清代小说《儒林外史》,原句为“蔑伦悖理,败坏风俗”。寓意
提醒人们要遵守伦理道德,避免做出违背常理的事情。
列子
1.
他的行为实在是蔑伦悖理,令人无法接受。2.
小区里有人随意丢弃垃圾,真是蔑伦悖理。3.
这种蔑伦悖理的言论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批评。4.
他竟然对自己的父母大吼大叫,真是蔑伦悖理。5.
蔑伦悖理的行为不仅伤害他人,也会损害自己的名声。6.
而~之事,因之层出不穷,此皆学校不讲之故也。 ★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学校》蔑伦悖理的翻译
德语
unethisch und unvernünftig
日语
倫理に反し道理に悖る
法语
immoral et irraisonné
英语
unethical and unreasonable
蔑伦悖理的字意分解
miè
1:(会意。从苜(mò),从戍。“苜”是眼睛歪斜无神,“戍”是戍守人。合而表示人过于劳倦眼睛歪斜无神。本义:眼睛红肿看不清)。
2:同本义。
3:细小;轻微。
4:轻视;轻侮。亦作“懱”。
5:灭,消灭。
6:无;没有。
7:以血涂染。引申为污,诬蔑。
lún
1:(形声。从人,仑(lún)声。本义:辈,类)。
2:同本义。
3:条理,顺序。
4:人伦,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伦常,纲纪,封建礼教规定的人与人之间正常关系,特指尊卑长幼之间的关系。
5:道理,义理。
6:意义。
7:
8:顺其纹理。
9:类比,匹敌。
10:议论。
11:姓。
bèi
1:(形声。从心,孛(bèi)声。本义:违反,违背)。
2:同本义。
3:掩蔽。
4:叛乱。
5:惑乱;糊涂。
6:荒谬;谬误。
7:背谬,行不通。
lǐ
1:(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2:同本义。
3:治理;管理。
4:整理,使有条理、有秩序。
5:又。
6:温习;熟习。
7:区分;辨别。
8:理睬,理会。
9:操理。
10:纹理;条理。
11:法律;司法官。
12:道理,义理。
13:又。
14:使者。
15:媒人。
16:狱官。
17:治理得很好。

蔑伦悖理,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miè lún bèi lǐ)。abcd式组合,蔑伦悖理意思是:蔑伦悖理形容行为或言论违背伦理道德,令人不齿。 提醒人们要遵守伦理道德,避免做出违背常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