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风败俗 shāng fēng bài sú

abcd式
拼音shāng fēng bài sú
注音ㄕㄤㄈㄥˋㄅㄞˋㄙㄨˊ
繁体傷風敗俗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伤风败俗的解释
形容行为不端,败坏风俗。
出处

1.

唐·韩愈《论佛骨表》:“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

2.

出自《论语·子路》中的“伤风败俗”,原意是指不良行为对社会风气的破坏。
寓意
提醒人们要注意自己的行为,避免对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
列子

1.

小区里有人随地吐痰,这种行为真是伤风败俗。

2.

他总是喜欢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真是伤风败俗。

3.

这种低俗的节目内容,真是伤风败俗。

4.

在餐馆里大声吵闹,真是伤风败俗的行为。

5.

他总是喜欢在公共场合做出不雅的举动,真是伤风败俗。

6.

纣王以为妲己好意,岂知内藏~之情,大坏纲常礼义之防。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九回

伤风败俗的翻译
德语
Sitten verderben
日语
風俗を害する
法语
corrompre les mœurs
英语
corrupt morals
伤风败俗的字意分解
shāng
1:(形声。从人,塲(shāng)省声。本义:皮肉破损处;创伤)。
2:同本义。
3:丧事;丧祭。
4:损失。
5:受伤的人。
6:损伤;伤害。
7:受伤;负伤。
8:诋毁;中伤。
9:死亡
10:哀伤;悲伤。
fēng
1:(形声。从虫,凡声。“风动虫生”故字从“虫”。本义: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尤指空气与地球表面平行的自然运动)。
2:同本义。
3:风俗;风气。
4:风范,气度,韵致。
5:风声,消息。
6:“诗经”六义之一。指《诗经》中三种诗歌类型的一种,即《国风》中收集的民俗歌谣。
7:男女间的情爱。
8:刮风;起风。
9:走逸。
10:嬉戏。
11:癫狂。
12:(fán)。大凡,大概。
13:姓。
fěng
1:讽刺;委婉劝告
fèng
1:比喻感化。
bài
1:(会意。从贝,从攴。攴(pū),甲骨文象以手持杖,敲击的意思,汉字部首之一。在现代汉字中,“攴”大多写成“攵”,只有极少数字保留着“攴”的写法。从“攴”的字多与打、敲、击等手的动作有关。败,甲骨文左边是“鼎”字(小篆简作“贝”),右边是“攴”,表示以手持棍击鼎。本义:毁坏,搞坏)。
2:同本义。
3:又。
4:损害;损伤。
5:失败;战败。
6:打败。使…战败。
7:腐烂变质。
8:破旧。
9:又。
10:衰落;破旧;凋谢。
11:灾年;荒年。
12:弊端;过失。
13:姓。
1:(形声。从人,谷(gǔ)声。习俗是人的行为,所以从人。本义:风俗)。
2:同本义(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
3:佛教称尘世间为俗,与出家相对。
4:一般人;百姓。
5:平凡;普通;一般。
6:庸俗,不雅,缺乏修养的。
7:世俗。
8:通俗,流行。
9:从其习俗。
10:厌烦,腻味。

伤风败俗,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hāng fēng bài sú)。abcd式组合,伤风败俗意思是:形容行为不端,败坏风俗。 提醒人们要注意自己的行为,避免对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