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同妒异 dǎng tóng dù yì

abcd式
拼音dǎng tóng dù yì
注音ㄉㄤˇㄊㄨㄥˊㄉㄨˋㄧˋ
繁体黨同妬異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党同妒异的解释
指的是排斥异己,偏袒自己人或自己所认同的派系,往往带有贬义,形容一种狭隘的团体主义。
出处

1.

唐·张说《府君墓志铭》:“君以律有违经背礼,著《妨难》十九篇,书奏,帝下有司而删定之;官党同妒异,竟寝其议。”

2.

出自《晋书·阮瞻传》,原文为:“瞻性刚直,疾恶如仇,常曰:‘党同妒异,君子不为。’”
寓意
警示人们要避免狭隘的团体主义,提倡公平公正的处事原则。
列子

1.

在公司内部,某些员工常常因为党同妒异而影响团队合作。

2.

小区业主委员会中存在党同妒异的现象,导致决策难以达成一致。

3.

班级里有些同学因为党同妒异,拒绝与其他同学交流。

4.

比赛中,裁判的党同妒异行为引起了观众的不满。

5.

家庭聚会上,亲戚间的党同妒异让气氛变得紧张。

党同妒异的翻译
德语
Parteiwesen
日语
派閥主義
法语
factionnalisme
英语
factionalism
党同妒异的字意分解
dǎng
1:(形声。从黑,尚声。“党”、“黨”在古代是两个字,现在“党”是“黨”的简化字。简化字“党”,从儿(人,尚声)本义:晦暗不明。“党”指集团时,在古代一般只用于贬义,与现代汉语不同)。
2:不鲜明。
3:美,善,正直
4:知晓,解悟。
5:偏私,偏袒。
6:又。
7:结伙。
8:古代地方户籍编制单位。五百家为党。
9:朋辈。指意气相投的人。
10:朋党;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小集团。
tóng
1:(会意。从冃,从口。冃(mào),重复。本义:聚集)。
2:同本义。
3:相同,一样,共同(侧重于同样,齐一)。
4:参与;一起干某事。
5:共,共一个。
6:齐一;统一。
7:共同。到一处。
8:中国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六礼之一。每隔十二年,诸侯一齐来朝见天子叫“同”。
9:中国古代土地面积单位,地方百里为同。
10:中国古代爵一类的酒器。
11:引进共同行动者 。
12:给,为。
13:和,表示并列关系 。
14:姓。
tòng
1:——见“胡同”hútòng。
1:(形声。从女,户声。本义:妇女忌妒丈夫。也指忌妒别的女子的姿色)。
2:泛指忌妒别人。
1:(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gǒng)从畀(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2:同本义。
3:不同。
4:其他,别的。
5:护翼。
6:区别;分开。
7:觉得奇怪;诧异。
8:恭敬。
9:辅助。
10:怪异不祥之事;灾异。
11:指特殊本领、才能。

党同妒异,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dǎng tóng dù yì)。abcd式组合,党同妒异意思是:指的是排斥异己,偏袒自己人或自己所认同的派系,往往带有贬义,形容一种狭隘的团体主义。 警示人们要避免狭隘的团体主义,提倡公平公正的处事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