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丑寅卯 zǐ chǒu yín mǎo

abcd式
拼音zǐ chǒu yín mǎo
注音ㄗˋㄔㄡˇㄧㄣˊㄇㄠˇ
繁体子醜寅夘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 午未申酉
  • 戌亥子丑
  • 巳午未申
子丑寅卯的解释
指的是中国传统的十二地支中的前四个,分别对应老鼠、牛、虎、兔,用来记录时间和方位。
出处

1.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曰:‘如何是十二时?’师曰:‘子丑寅卯。’僧礼拜。师 示颂曰:‘十二时中那事别,子丑寅卯吾今说。若会唯心万法空,释迦、弥勒从兹决 。’”

2.

《淮南子·天文训》:'子丑寅卯,此四者,阳气始动。'
寓意
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时间和方位的独特理解和记录方式。
列子

1.

他用子丑寅卯来解释农历的时辰,让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2.

学习传统文化时,老师用子丑寅卯教我们如何看时间。

3.

在农村,爷爷用子丑寅卯来安排一天的农活。

4.

为了了解中国的传统历法,小明专门研究了子丑寅卯的用法。

5.

在古装剧中,角色常常用子丑寅卯来约定见面的时间。

6.

他对此事说不出个子丑寅卯。

子丑寅卯的翻译
德语
Zi, Chou, Yin, Mao
日语
子、丑、寅、卯
法语
Zi, Chou, Yin, Mao
英语
Zi, Chou, Yin, Mao
子丑寅卯的字意分解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2:同本义。
3:儿女。古人称子兼男女。
4:今则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5:子孙。
6: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7:系另一人或一个共同世系的后裔;后代。
8:人的通称。
9: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
10: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
11: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
12:地支的第一位。
13: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14: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一月。
15:用以纪日。
16:用以纪时,即夜半十一时至一时。
17:子夜。
18:专指女儿。
19:加在姓氏或数词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
20:小。
21:幼小。
22:爱;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
23:收养为子。
24:结果实。
25:尽儿女之道;善事父母。
26:表示限制,相当于“只”。
27:相当于“虽然”。
28:你——尊称对方,通常为男性。
29:姓。
1:构词后缀。
2: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3:个别量词后缀。
chǒu
1:(形声。从鬼,酉声。古人以为鬼的面貌最丑,故从鬼。本义:貌丑。按:在古代,“醜”和“丑”是两个字,意义各不相同,除作地支和时辰用“丑”以外,都不能写作“丑”。现在“醜”字简化为“丑”)。
2:可恶。
3:污秽。
4:众多。
5:类,相同。
6:厌恶;憎恶。
7:侮辱;玷污。
8:愤怒。
9:惭愧。
10:怪异之事。
11:传统戏曲中的一种角色,扮演滑稽人物。
12:(象形。甲骨文象爪形。①本义:爪 ②地支的第二位)。
13:地支的第二位。
14: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二月。
15:用以纪日。
16:用以纪时,即早晨一时至三时。
17:姓。
yín
1:(象形。据甲骨文为矢形。小篆讹变。本义:恭敬) 同本义。
2:地支的第三位。
3:用以纪时,指凌晨三至五时。
4:五行属木。
mǎo
1:(象形。象两扇门打开之形。本义:门开着)。
2:用以纪月,即农历二月。

子丑寅卯,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ǐ chǒu yín mǎo)。abcd式组合,子丑寅卯意思是:指的是中国传统的十二地支中的前四个,分别对应老鼠、牛、虎、兔,用来记录时间和方位。 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时间和方位的独特理解和记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