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丁 jiǎ yǐ bǐng dīng

abcd式
拼音jiǎ yǐ bǐng dīng
注音ㄐㄧㄚˊㄧˇㄅㄧㄥˇㄉㄧㄥ
繁体甲乙丙丁
感情中性
近义词
  • 一二三四
  • ABCD
  •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
反义词
  • 倒序
  • 逆序
  • 反向
甲乙丙丁的解释
甲乙丙丁是用来表示顺序或列举的代称,常用于说明或列举一系列事物。
出处

1.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

2.

出自古代的甲骨文,甲乙丙丁是天干的一部分,用于记序。
寓意
强调顺序和条理,帮助清晰表达和理解信息。
列子

1.

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时,常常用甲乙丙丁来标记不同的步骤。

2.

比赛中,选手们按照甲乙丙丁的顺序上场。

3.

在讨论方案时,我们分别从甲乙丙丁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4.

报告中,数据被分为甲乙丙丁四个部分进行展示。

5.

为了方便记忆,妈妈用甲乙丙丁来教孩子区分不同的颜色。

甲乙丙丁的翻译
德语
A, B, C, D
日语
甲乙丙丁
法语
A, B, C, D
英语
A, B, C, D
甲乙丙丁的字意分解
jiá
1:(象形。小篆字形,像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种皮裂开的形象。本义:种籽萌芽后所戴的种壳)。
2:同本义。
3:古时战士的护身衣,用皮革或金属制成。也叫“铠”。
4:武器。
5:披甲的人,即甲士。
6:天干的第一位,用以纪年、月、日。
7:居第一;冠于。
8:把甲衣穿在身上。
9:姓。
1:(象形。甲骨文字形。本义:象植物屈曲生长的样子)。
2:同本义。
3:天干的第二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4:某人。
5:鱼腮骨。
6:虎两肋和尾端有骨,形如乙字,叫虎威。
7:碾压;压抑。
bǐng
1:(象形。本义:鱼尾。《尔雅·释鱼》曰:‘鱼枕谓之丁,鱼肠谓之乙,鱼尾谓之丙’。乙之象鱼肠,丙之象鱼尾,可无庸说。”)。
2:鱼尾。
3:假借为天干的第三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4:古代以十干配五方,丙为南方之位,因以指南方。
dīng
1:(象形。金文象俯视所见的钉头之形,小篆象侧视的钉形。本义:钉子)。
2:同本义。丁为“钉”的古字。
3:天干的第四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4:能担任赋役的成年男子,不同于男孩。
5:指从事某种劳动的人 。如 :园丁;家丁;庖丁。
6:壮盛;强壮。
7:当;遭逢。
zhēng

甲乙丙丁,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jiǎ yǐ bǐng dīng)。abcd式组合,甲乙丙丁意思是:甲乙丙丁是用来表示顺序或列举的代称,常用于说明或列举一系列事物。 强调顺序和条理,帮助清晰表达和理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