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出不逊 kǒu chū bù xùn

abac式
拼音kǒu chū bù xùn
注音ㄎㄡˇㄔㄨㄅㄨˋㄒㄩㄣˋ
繁体口齣不遜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口出不逊的解释
形容说话出言不逊,言语粗鲁无礼。
出处

1.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却说关公正坐帐中,忽探马飞报:‘曹操差于禁为将,领七枝精壮兵到来。前部先锋庞德,军前抬一木榇,口出不逊之言,誓欲与将军决一死战。兵离城止三十里矣。’”

2.

出自《礼记·曲礼上》:'毋不敬,毋口出不逊。'
寓意
提醒人们在言谈中要注意礼貌,避免伤害他人感情。
列子

1.

他因为一点小事就口出不逊,惹得大家都很不高兴。

2.

在公共场合口出不逊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3.

面对老师的批评,他竟然口出不逊,真是让人失望。

4.

小孩因为没有得到想要的玩具而口出不逊,家长赶紧教育他。

5.

同事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不要因为意见不同就口出不逊。

6.

崇应彪~之言,请丞相军令定夺。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八回

口出不逊的翻译
德语
unhöflich sprechen
日语
無礼な発言をする
法语
parler grossièrement
英语
speak rudely
口出不逊的字意分解
kǒu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3:出入通过的地方。
4:又。
5:又。
6:口才。
7: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8: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chū
1:(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2:同本义。
3:引申为出入的“出”。出去,出来,与“入”相对。
4:出现;显露。
5:生产;产生。
6:高出;超出。
7:使出;拿出;取出。
8:发出,发布。
9:逃亡。
10:经过,穿过 。 如:出边(渡越边境)。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xùn
1:(形声。从辵(chuò),孙声。本义:逃遁)。
2:同本义。
3:辞让;退让。
4:谦逊;恭顺。

口出不逊,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kǒu chū bù xùn)。abac式组合,口出不逊意思是:形容说话出言不逊,言语粗鲁无礼。 提醒人们在言谈中要注意礼貌,避免伤害他人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