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求必应 yǒu qiú bì yìng

abcd式
拼音yǒu qiú bì yìng
注音ㄧㄡˋㄑㄧㄡˊㄅㄧˋㄧㄥˋ
繁体有裘必應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有求必应的解释
形容对别人的请求或要求无条件满足,表现出极大的慷慨和宽容。
出处

1.

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答鱼门》:“家中豪奢,业已出千进一矣,又性喜泛施,有求必应。”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崔秀才》:“往日良朋密友,有求必应。”

2.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为“有求必应,廉颇不以为然”。
寓意
倡导乐于助人的美德,强调无私奉献的精神。
列子

1.

小王对朋友的求助有求必应,深受大家喜爱。

2.

邻居们都知道张大爷有求必应,总是乐于助人。

3.

在社区活动中,李阿姨对大家的请求有求必应,赢得了很多赞誉。

4.

小明在班级里总是有求必应,帮助同学解决各种问题。

5.

每次同学们需要帮助时,小红总是有求必应,表现出极大的热心。

6.

弄到后来,书画虽还是~,差缺却有点来不及了。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

有求必应的翻译
德语
auf jede Bitte eingehen
日语
求めに応じる
法语
répondre à toutes les demandes
英语
never refuse a request
有求必应的字意分解
yǒu
1:(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2:同本义。
3:存在。
4:取得,获得,占有。
5:相当于“或”。或许。
6:附着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前,相当于词缀,无实际意义。
yòu
1:
qiú
1:(《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
2:“裘”的古字。皮衣。
3:请求;干请;乞助。
4:追求,谋求;寻求;寻找。
5:索取。
6:探索。
7:责备,责求。
8:招来。
9:贪求;贪婪。
10:聚合。
11:贿赂。
12:姓。
1:(会意。从八,从弋。弋亦兼表字音。“八”表示“分”,“弋”即“杙”,小木桩,合起来指用木杆做标记。本义:区分的标准)。
2:标杆;标准。
3:必须,一定要。
4:必然,必定。
5:必须。
6:倘偌;假如。
7:姓。
yīng
1:应当,应该。
2:答应,允许。
3:所有;全部。
4:古国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鲁山县东。
yìng
1:应和,响应。
2:受;接受。
3:符合;适应;顺应。
4:应付;对付。
5:感应;应验。
6:对敌方回击、迎击。
7:许配。

有求必应,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yǒu qiú bì yìng)。abcd式组合,有求必应意思是:形容对别人的请求或要求无条件满足,表现出极大的慷慨和宽容。 倡导乐于助人的美德,强调无私奉献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