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文缛礼的解释
形容繁琐的文章和复杂的礼节,常用来批评文辞繁复、礼仪过多。
出处
1.
《朱子语类》卷二四:“秦之所谓损益,亦见得周末许多烦文缛礼如此,故直要损其太过,益其欠处,只是损益得太甚。”2.
出自《孟子·告子下》:'烦文缛礼,请除去之。'寓意
提醒人们在表达和行为中要简洁明了,避免不必要的繁琐。
列子
1.
他写文章总是烦文缛礼,让人读起来很累。2.
婚礼上的烦文缛礼让宾客们感到不耐烦。3.
为了赶时间,我们必须避免烦文缛礼,直接进入主题。4.
他的演讲充斥着烦文缛礼,浪费了很多时间。5.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应该减少烦文缛礼。6.
~之疲其形,惕谗畏谴之斗其心。 ★明·唐顺之《赠宜兴令冯少虚序》烦文缛礼的翻译
德语
bürokratischer Aufwand und komplizierte Formalitäten
日语
煩瑣な文書と儀式
法语
formalités compliquées et procédures bureaucratiques
英语
red tape and elaborate formalities
烦文缛礼的字意分解
fán
1:(会意。从页(xié),从火。从“页”表示与头部有关;从“火”,表示发烧。本义:头痛发烧)。
2:烦躁,烦闷。
3:烦琐;繁多。
4:乱;纠缠。
5:相烦;烦劳。
6:搅扰;烦扰。
wén
1:(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2:同本义。
3:字,文字(“文”,在先秦时期就有文字的意思,“字”,到了秦朝才有此意。分别讲,“文”指独体字;“字”指合体字。笼统地说,都泛指文字)。
4:文章(遣造的词句叫做“文”,结构段落叫做 “章”)。
5:美德;文德。
6:文才;才华。亦谓有文才,有才华。
7:文献,经典;韵文。
8: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9:文治;文事;文职。与“武”相对。
10:法令条文。
11:文教;礼节仪式。
12:又如:文丈(崇尚礼文仪节);文俗(拘守礼法而安于习俗);文致(指礼乐);文貌(礼文仪节);文绪(文教礼乐之事);文仪(礼节仪式)。
13:谥号,谥法:勤学好问叫文。
14:在肌肤上刺画花纹或图案。
15:修饰;文饰。
16:装饰。
17:有文采,华丽。与“质”或“野”相对。
18:紊乱的。
19:用于计算纺织物。
20:姓。
rù
1:(形声。从糸(mì),辱声。本义:繁密的彩饰)。
2:同本义。
3:烦琐;对…阐述过详。
lǐ
1:(会意。从示,从豊(lǐ)。“豊”是行礼之器,在字中也兼表字音。本义:举行仪礼,祭神求福)。
2:同本义。
3:表示敬意;尊敬。
4:礼拜,顶礼膜拜。
5:礼遇;厚待。
6:礼节。
7:礼法;等级社会的典章制度,规定社会行为的规范、传统习惯。
8:礼仪。
9:礼物。
10:礼貌。
11:又。
12:礼文;礼书。
13:(tǐ)。身体。
14:姓。

烦文缛礼,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fán wén rù lǐ)。abcd式组合,烦文缛礼意思是:形容繁琐的文章和复杂的礼节,常用来批评文辞繁复、礼仪过多。 提醒人们在表达和行为中要简洁明了,避免不必要的繁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