羹墙之思 gēng qiáng zhī sī

abcd式
拼音gēng qiáng zhī sī
注音ㄍㄥㄑㄧㄤˊㄓㄙㄞ
繁体羹墻之思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羹墙之思的解释
比喻对已经失去的东西感到悔恨和反省。出自《左传》中的故事,讲的是晋文公因不听劝告而导致战败,事后在羹墙反省自己的过失。
出处

1.

《后汉书·李固传》:“昔尧殂之后,舜仰慕三年,坐则见尧于墙,食则睹尧于羹。斯所谓聿追来孝,不失臣子之节也。”

2.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公在楚,楚人馈之羹,公祭之。曰:“馈人以食,必祭之。”曰:“若不馈,我则不祭。”公曰:“不祀,吾何以克济?”于是反,复于羹墙而思之。'
寓意
提醒人们要从过失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列子

1.

小明在考试中没有认真复习,成绩不理想后,他羹墙之思,决定下次要更加努力。

2.

王先生错过了投资机会,事后羹墙之思,觉得自己应该多听取朋友的建议。

3.

丽丽在比赛中因为紧张发挥失常,赛后羹墙之思,决定以后要多加练习。

4.

张叔叔没有及时修理家里的漏水管道,导致损失后,羹墙之思,决定以后要及时处理问题。

5.

小红没有参加班级的春游,事后羹墙之思,觉得自己应该多参加集体活动。

6.

而奏书之速,不淹三时,上足以慰~,下足以厌荐绅之望,非独此数人者毕精竭思之力也。 ★宋·陆游《除修史上殿札子》

羹墙之思的翻译
德语
hinterher bedauern
日语
後悔の思
法语
regret après coup
英语
regret in hindsight
羹墙之思的字意分解
gēng
1:(会意。从羔,从美。古人的主要肉食是羊肉,所以用“羔”“美”会意,表示肉的味道鲜美。用肉或菜调和五味做成的带汁的食物。《说文》:“五味和羹。”按:上古的“羹”,一般是指带汁的肉,而不是汤。“羹”表示汤的意思,是中古以后的事情)。
2:调和五味的汤。
3:煮熟带汁的蔬菜也叫羹。
4:汤。
qiáng
1:(会意。从啬,从土。“啬”有节俭收藏的意思。垒土为墙,意在收藏。本义:房屋或园场周围的障壁)。
2:同本义。
3:门屏。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1:(会意兼形声。从心,从囟(xìn),囟亦声。囟脑子。古人认为心脑合作产生思想。本义:思考,想;考虑)。
2:同本义。
3:思慕;想念。
4:悲伤,哀愁。
5:思想,思绪,心情。亦指构思。
6:特指创作的构思。
7:诉讼
8:诗体的一种。
9:语气词。用于语首,无实义。
10:用于句中,无实义。
sāi
1:多胡须的样子

羹墙之思,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gēng qiáng zhī sī)。abcd式组合,羹墙之思意思是:比喻对已经失去的东西感到悔恨和反省。出自《左传》中的故事,讲的是晋文公因不听劝告而导致战败,事后在羹墙反省自己的过失。 提醒人们要从过失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