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死犹生的解释
虽然身体已经死亡,但精神或影响力仍然存在,形容一种不朽的精神或影响。
出处
1.
晋·常璩《汉中士女志·文姬》:“先公为汉忠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2.
出自《论语·述而》:'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后人引申为虽死犹生的精神。寓意
强调精神或影响力的不朽,鼓励人们追求永恒的价值。
列子
1.
这位科学家虽死犹生,他的理论仍然影响着后来的研究者。2.
虽然这位作家已经去世,但他的作品仍在世界各地流传,虽死犹生。3.
这位艺术家虽死犹生,他的画作依然在各大博物馆展出。4.
这位哲学家的思想虽死犹生,至今仍被广泛讨论和研究。5.
虽然这位音乐家已经不在人世,但他的音乐作品虽死犹生,激励着无数人。6.
至曾晢、晏子,身为贤士,名传不朽,其人~。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六回虽死犹生的翻译
德语
obwohl tot, immer noch lebendig
日语
死してなお生きる
法语
bien que mort, toujours vivant
英语
though dead, still alive
虽死犹生的字意分解
suī
1:(形声。从虫,唯声。古读 (huī)。本义:虫,似蜥蜴而大)。
2:即使…也;纵使。
3:仅,只。
4:原本,本。
sǐ
1:(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2:同本义。
3:为某事或某人而牺牲性命。
4:穷,尽。
5:拼死,拼命。
6:死板,不灵活。
7:牢牢固定的;移动不了或极难移动的。
8:甚;极。
9:死刑。
10:尸体。
11:主,主管。
yóu
1:(形声。从犬,酋(尤)声。本义:一种猿类动物)。
2:兽名。猴属,也叫“犹猢”,形如麂。
3:犬子。
4:如同。好比。
5:踌躇疑惧。
6:谋画。
7:还;仍然 。多用于书面语。
shē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2:同本义。
3:生育;养育。
4:生存;活。与“死”相对。
5:滋生;产生。
6:救活,使活。
7:制造。
8:生产;制作。
9:生命。
10:人的一生。
11:生活。
12:后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13:老师称弟子,或弟子自称;学生。
14:妓女。
15:俘虏。
16:年长有学问、有德行的人。“先生”的省称。
17:儒生;读书人的通称。
18:资质;禀赋。
19:天生,生来。
20:生的,未煮熟的。
21:新鲜的。
22:生疏。
23:具有活力的。
24:很、甚、极其。
25:姓。

虽死犹生,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uī sǐ yóu shēng)。abac式组合,虽死犹生意思是:虽然身体已经死亡,但精神或影响力仍然存在,形容一种不朽的精神或影响。 强调精神或影响力的不朽,鼓励人们追求永恒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