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入耳的解释
形容言辞粗俗、不堪听闻,令人厌恶。
出处
1.
明·李开先《市井艳词序》:“二词哗于市井,虽儿女子初学言者,亦知歌之,但淫艳亵狎,不堪入耳。”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句是'项王曰:“沛公安在?”项伯曰:“吾欲与之俱。”项王曰:“不可,吾闻沛公不堪入耳!'寓意
提醒人们注意言辞的文明和礼貌,避免使用粗俗语言。
列子
1.
听到那人的辱骂,实在是不堪入耳。2.
街头的小混混嘴里吐出的脏话真是让人不堪入耳。3.
他一开口就是不堪入耳的粗话,令人感到厌恶。4.
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说些不堪入耳的话,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5.
孩子们不应该听到那些不堪入耳的语言,应该保持纯洁的心灵。6.
姚老夫子见他们所说的都是一派污秽之言,~。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十六回不堪入耳的翻译
德语
unerträglich zu hören
日语
聞くに堪えない
法语
insupportable à entendre
英语
unbearable to hear
不堪入耳的字意分解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kān
1:(形声。从土,甚声。本义:地面高起)。
2:同本义。
3:指天道。
4:勉强承受。
5: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6:《更哪堪冷落清秋节。——宋·柳永《雨霖铃》》。
7:能够;可以。
r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2:同本义。
3:参加, 加入。
4:交、交纳。
5:接纳;采纳。
6:与…相适应。
7:入朝,指属国、外国使臣或地方官员谒见天子。
8:到达。
9:侵入。
10:占据。
11:收入,进项。
12:古汉语声调之一——见“入声”。
ěr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耳朵)。
2:同本义。
3:谷物在雨淋后所生的芽。
4:位置在两旁的如:耳门;耳房。
5:退后,居次。
6:表示限制,相当于“而已”、“罢了”。
7:表示肯定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如同“矣”,相当于“了”、“啊”、“也”。
8: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而”。

不堪入耳,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kān rù ěr)。abcd式组合,不堪入耳意思是:形容言辞粗俗、不堪听闻,令人厌恶。 提醒人们注意言辞的文明和礼貌,避免使用粗俗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