怯声怯气 qiè shēng qiè qì

abab式
拼音qiè shēng qiè qì
注音ㄑㄧㄝˋㄑㄧㄝˋㄕㄥㄑㄧㄝˋㄑㄧㄝˋㄑㄧˋ
繁体怯怯聲怯怯氣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怯声怯气的解释
形容说话时声音低微、态度畏缩,缺乏自信的样子。
出处
出自清代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他却只得怯声怯气地说:‘大人有所不知,小的虽是此地人,但素来不与那些人往来。’”
寓意
提醒人们在生活中要自信勇敢,不要畏缩不前。
列子

1.

他在面对老师的质问时,怯声怯气地回答不出问题。

2.

小女孩怯声怯气地向妈妈请求买一个新玩具。

3.

面对陌生人,他总是怯声怯气地说不出话来。

4.

在班级演讲时,他怯声怯气地讲述自己的想法。

5.

当被问到作业情况时,他怯声怯气地承认没有完成。

6.

他说话~的,没见过什么世面。

怯声怯气的翻译
德语
zaghaft und zögernd
日语
おどおどと
法语
timidement et hésitant
英语
timidly and hesitantly
怯声怯气的字意分解
qiè
1:(形声。从心,去声。《说文》:本从犬。本义:胆小,畏缩)。
2:同本义 怯,多畏也。从犬,去声。杜林说,从心或曰劫省声。——《说文》。
3:土气。
4:虚弱。
5:害怕;畏惧。
6:舍弃。
shēng
1:(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2:同本义。
3:音乐;诗歌。
4:声望,声名(名声)。
5:口信;消息;传说。
6:声威;声势。
7:言语,口音。
8:声称,宣扬。
9:听。
10:表示声音发出次数的单位。
qiè
1:(形声。从心,去声。《说文》:本从犬。本义:胆小,畏缩)。
2:同本义 怯,多畏也。从犬,去声。杜林说,从心或曰劫省声。——《说文》。
3:土气。
4:虚弱。
5:害怕;畏惧。
6:舍弃。
1:(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2:同本义。
3:气体的通称 。既没有独立的形态又没有固定的体积而趋向无限膨胀的流体。如:气蚀。又指天然气。如:气田。
4:空气。
5:气象。
6:气味。
7:呼吸;气息。
8:景象;气氛。
9:指人的元气。
10:指精神状态,情绪。
11:气焰;权势。
12:中医学术语。指脉气和营卫。
13:用具,工具。
14:向人求讨。

怯声怯气,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qiè shēng qiè qì)。abab式组合,怯声怯气意思是:形容说话时声音低微、态度畏缩,缺乏自信的样子。 提醒人们在生活中要自信勇敢,不要畏缩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