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貌取人的解释
根据人的外貌来判断人的好坏或能力,通常带有贬义,强调以偏概全、不公正的判断方式。
出处
1.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之;以貌取人,失之子羽。”2.
出自《论语·公冶长》,原文是“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后人引申为以貌取人。寓意
提醒人们不要仅凭外表来判断一个人,强调内在品质的重要性。
列子
1.
他在面试时因为以貌取人,错过了很多优秀的应聘者。2.
她总是以貌取人,导致她交不到真正的朋友。3.
老师批评他以貌取人,提醒他要学会看人的内在。4.
以貌取人让他错过了很多有才华的人。5.
因为以貌取人,他常常误判别人的能力。6.
真是糟糕,他早又不说,但也只怪我们~,在事前没有经过一道甄别了。 ★郭沫若《涂家埠》以貌取人的翻译
德语
nach dem Äußeren beurteilen
日语
見た目で人を判断する
法语
juger quelqu'un sur son apparence
英语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以貌取人的字意分解
yǐ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2: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3:使,令。
4:凭借;仗恃。
5:认为,以为。
6:做,从事。
7:原因,缘故。
8:无固定职业的人。
9:把,拿 ——表示对事物的处置。
10:依,按,凭 ——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或前提。犹言凭、根据。
11:在,于 ——表示行动的时间、处所或范围。
12:从,自,由 ——表示行动或变化的起点。
13:因为,由于 ——表示行为产生的原因。
14:和,而 ——表示并列关系。
15:则,那么 ——表示条件关系。
16:才。
17:表目的或结果等。
18:用在单纯方位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质量、范围之类的界限。
19:加在句中,表示语气的舒缓或调整节奏。
20:加在句尾,不示肯定语气。
mào
1:(形声。从豹省,皃(mào)声。本作“皃”,从“人白”,象人面形。儿,古文“人”字。本义:面容,相貌,容貌)。
2:同本义(外在的仪表,生就的形象)。
3:外表的形象,外观。
4:神态,面部神情。
5:细微的丝。
6:表面上。
qǔ
1:(会意。从又,从耳。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手(又),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古代作战,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本义:割下左耳)。
2:同本义。
3:斩获敌人的首级为取。
4:拿。
5:娶妻。
6:选取;选拔。
7:招致。
8:得到;取得。
9:攻取,夺取。
10:
11:会合,集合。
12:积畜。
13:
14:跑,疾走。
15:趋向。
16:表示范围,相当于“才”、“仅”。
17:表示动态,相当于“得”、“着”。
rén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同本义。
3: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4:别人,他人。
5:民,百姓。
6:指成年人。
7:伴侣。
8:果仁
9:仁爱。
10:每人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以貌取人,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yǐ mào qǔ rén)。abac式组合,以貌取人意思是:根据人的外貌来判断人的好坏或能力,通常带有贬义,强调以偏概全、不公正的判断方式。 提醒人们不要仅凭外表来判断一个人,强调内在品质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