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桑骂槐 zhǐ sāng mà huái

abcd式
拼音zhǐ sāng mà huái
注音ㄓˇㄙㄤㄇㄚˋㄏㄨㄞˊ
繁体指桑駡槐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指桑骂槐的解释
指桑骂槐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指的是说话或做事时故意不点明对象,而用旁敲侧击的方式来表达对另一方的不满或批评。
出处

1.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六十二回:“他每日边指桑树骂槐树,百般称快。”

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为:“项王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楚左尹项伯遂持其头见沛公。沛公大喜,谓项伯曰:‘籍何以至此?’项伯曰:‘项王曰:‘吾为若德。’乃自刎。’沛公曰:‘彼为我乎?’项伯曰:‘彼为若耳!’沛公曰:‘彼何为若?’项伯曰:‘彼自刎,曰:‘吾为若德。’此殆指我耳!’”后人以此演变为成语,指桑骂槐。
寓意
提醒人们在批评或表达不满时要直截了当,避免用不当的方式伤害无辜或造成误会。
列子

1.

小明不满同学的行为,却当着老师的面指桑骂槐,说他不喜欢某人的做法。

2.

在家庭聚会上,小丽对表妹不满,却指桑骂槐地批评了另一位亲戚。

3.

同事之间有矛盾,小张不敢直接说出来,只能指桑骂槐地发牢骚。

4.

班会上,老师批评了某位同学的行为,但大家都知道老师是在指桑骂槐。

5.

在讨论会上,某位专家指桑骂槐地批评了对手的理论,却不点名道姓。

6.

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那一个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的抱怨。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

指桑骂槐的翻译
德语
um den heißen Brei herumreden
日语
桑を指して槐を罵る
法语
tirer à hue et à dia
英语
to beat around the bush
指桑骂槐的字意分解
zhǐ
1: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2:足指也叫做指。
3:近代误写作“趾”。
4:意旨;意向。
5:指向;指着。
6:指定。
7:指示。
8:指点。
9:指责。
10:诬指。
11:竖起。
12:美好。
sāng
1:(会意。从桑,从木。桑者。神桑也。本义:植物名)。
2:一种桑属的落叶乔木 。树皮有浅裂,叶子椭圆形,花单性,花被黄绿色,叶子是蚕的饲料,嫩枝的韧皮纤维可造纸,果实可以吃,嫩枝、根的白皮、叶和果实均可入药。
3:桑叶。
4:采桑叶。
5:姓。
1:(形声。从吅&X({xuān}),马声。吅,喧闹声。本义:用粗语或恶意的话侮辱人)。
2:同本义。
3:增益
4:痛斥。
huái
1:(形声。从木,鬼声。本义:木名。槐树)。

指桑骂槐,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zhǐ sāng mà huái)。abcd式组合,指桑骂槐意思是:指桑骂槐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指的是说话或做事时故意不点明对象,而用旁敲侧击的方式来表达对另一方的不满或批评。 提醒人们在批评或表达不满时要直截了当,避免用不当的方式伤害无辜或造成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