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词令 wài jiāo cí lìng

abcd式
拼音wài jiāo cí lìng
注音ㄨㄞˋㄐㄧㄠㄘˊㄌㄧㄥˊ
繁体外交詞令
感情中性
近义词
  • 辞令周全
  • 措辞得体
  • 言辞谨慎
反义词
外交词令的解释
外交词令指的是在外交场合中使用的正式、礼貌且具有策略性的语言。
出处

1.

钱钟书《围城》:“辛楣自以为这个英文字嵌得非常妙,不愧外交词令。”

2.

来源于外交活动的常用术语,没有具体的文献出处。
寓意
强调在国际交往中保持礼貌、策略和克制的重要性。
列子

1.

在国际会议上,外交官使用外交词令来表达国家的立场。

2.

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用外交词令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3.

在与外国领导人会晤时,总统使用了外交词令来表达友好。

4.

签署协议时,双方律师使用外交词令来确保条款的清晰。

5.

在处理国际纠纷时,调解员使用外交词令来缓和紧张局势。

外交词令的翻译
德语
diplomatische Sprache
日语
外交辞令
法语
langage diplomatique
英语
diplomatic language
外交词令的字意分解
wài
1:(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2: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3:外表;仪表。
4:表面。
5: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6:外地;异乡。
7:母亲、妻子、姐妹或儿女方面的(指亲属)。
8:指外廷臣僚。
9:指地方官。亦谓京官调任地方官。
10:以外。
11:又如:外作(正业之外的事);外郡(京都以外的州郡);外埠(本地以外的城镇);外境(国境以外的地区)。
12:外来的。
13:又如:外寇(外来的敌兵);外祟(外来的鬼怪、祸祟);外忧(外来的忧患);外比(外附,勾结外乱)。
14:传统戏曲脚色行当。
15:疏远。关系、感情上保持距离。
16:背离。
17:排斥。
18:抛弃。
19:另外;其他;别的。
20:非正式的,非正规的,不正当的。
jiāo
1:(象形。小篆字形,象人两腿交叉形。本义:交叉)。
2:脚胫相交。
3:交叉;交错,错杂。
4:结交; 交往。
5:交接,移交;交换。
6:交配。
7:接触。
8:送上;付出。
9:朋友。
10:友谊;友情。
11:交往。
12:〖时间〗交替之际。
13:跟头。
14:地名。汉代交州的略称。
15:一齐。
16:互相,相互。
17:美丽。
18:侮慢,骄傲。
19:狡谲,诡诈。
1:(形声。从言,司声。本义:言词。按,“辞”、“词”在“言词”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
2:同本义。
3:诗文中的词语。
4:状纸;诉讼。
5:文体名,诗歌的一种 。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6:说,告诉。
líng
1:听从
2:名词
3:假设语气词。
lǐng
1:纸的数量单位, 原张的纸 500 张为一令。
lì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集聚的“集”;下面是“人”,象跪在那里听命。从集从人,表示集聚众人,发布命令。本义:发布命令)。
2:同本义(上对下有所指示)。
3:又。
4:命名。
5:使,让。
6:又。
7:命令;法令。
8:时令,季节。
9:酒令,饮酒时做的可分输赢的游戏。
10:词调、曲调名,即“小令”,又称“令曲”,一般字少调短,如词中的《十六字令》,元曲中的《叨叨令》之类。
11:官名。
12:县一级的行政长官。
13:名声。
14:鶺鴒。鸟名,大如鷃雀。
15:美善。
16:你的——尊称他人的亲属。
17:又。
18:假使,假设。

外交词令,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wài jiāo cí lìng)。abcd式组合,外交词令意思是:外交词令指的是在外交场合中使用的正式、礼貌且具有策略性的语言。 强调在国际交往中保持礼貌、策略和克制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