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学不倦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对学习非常专注和勤奋,永不懈怠。
出处
1.
明·方孝孺《与郑叔度书》:“足下淳明慈良,有君子之器,又笃学不倦,其至于古人也奚御,愿益加之意,以果所望。”2.
出自《论语·泰伯》中的“笃行不倦”,后演变为“笃学不倦”。寓意
强调对学习的执着和不懈努力,鼓励人们坚持不懈地追求知识。
列子
1.
小明每天坚持学习两个小时,真是笃学不倦。2.
老师表扬小丽说她笃学不倦,是同学们的好榜样。3.
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他笃学不倦,付出了很多努力。4.
在图书馆里,总是能看到他笃学不倦的身影。5.
即使在假期,他也保持着笃学不倦的精神,不断充实自己。6.
年轻人要有~的治学精神。笃学不倦的翻译
德语
fleißig lernen, ohne müde zu werden
日语
学問に励んで倦まない
法语
étudier avec diligence sans se lasser
英语
diligently study without getting tired
笃学不倦的字意分解
dǔ
1:(形声。从马,竹声。本义:马行迟顿)。
2:同本义。
3:忠实,不虚伪。
4:厚。
5:切实;确凿。
6:深厚。
xué
1:(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2:同本义。
3:模仿。
4:讲述,说。
5:讲学。
6:学校 。又曾称学庐、学教、学馆、学堂、学宫、学院、学屋、学园。
7:学问。
8:学科;某一门类系统的知识。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juàn
1:(形声。从人,卷声。本义:疲倦,劳累)。
2:同本义。
3:懈怠,厌烦,厌倦。
4:蹲坐,双臂贴近身体弯下腰去,或蜷腿并用臀部贴近地面
5:衰减。

笃学不倦,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dǔ xué bù juàn)。abac式组合,笃学不倦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对学习非常专注和勤奋,永不懈怠。 强调对学习的执着和不懈努力,鼓励人们坚持不懈地追求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