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毛戴角的解释
形容动物的外形特征,通常用来描述某种动物长着毛和角。也用来比喻某些人的外貌特征或行为类似于动物。
出处
1.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学人不负师机,还免披毛戴角也无?”2.
出自《诗经·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 后人以此形容动物的外形特征。寓意
描述动物或人的外形特征,强调其自然或原始的状态。
列子
1.
小朋友们在动物园看到披毛戴角的羊驼,兴奋地指指点点。2.
他扮成披毛戴角的怪兽吓唬小妹妹,结果自己反被吓哭。3.
山羊披毛戴角地站在山坡上,悠闲地嚼着草。4.
传说中的独角兽披毛戴角,美丽而神秘。5.
农场里的公羊披毛戴角,威风凛凛地守护着自己的领地。6.
所谓~,酬还信施,岂诳语耶! ★明·李贽《戒众僧》披毛戴角的翻译
德语
behaart und gehörnt
日语
毛深く角を持つ
法语
poilu et cornu
英语
hairy and horned
披毛戴角的字意分解
pī
1:(形声。从手,皮声。本义:引柩帛) 古夹具。即用在柩车两旁牵挽的帛。
2:分开;裂开。
3:打开;开发。
4:拨开。
5:覆盖或搭衣于肩。
6:翻开;翻阅。
7:披靡。
máo
1:(象形。金文字形。“毛”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毛”的字多与皮毛有关。本义:眉毛、头发、兽毛)。
2:同本义。
3:鸟的羽毛。
4:草木;五谷。
5:小,微不足道。多用于贬义。
6:发慌。
7:姓。
dài
1:(形声。本义:增益)。
2:同本义。
3:古国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民权县东。
4:加在头、颈、面、肩上、胸上。
5:拥护,从各方面给予支持。
jiǎo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兽角形。本义:动物的角)。
2:同本义。
3:突起的额骨。
4:古代未成年的人,头顶两侧束发为髻,状如牛角,故称角。
5:角落。
6:号角。
7:古时平斗斛的工具。
8:古代量器名。
jué
1:古代盛酒的器具。青铜制。形似爵而无柱与流,两尾对称,有盖,用以温酒和盛酒。
2:比试;竞争。
3:衡量,考察。

披毛戴角,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pī máo dài jiǎo)。abcd式组合,披毛戴角意思是:形容动物的外形特征,通常用来描述某种动物长着毛和角。也用来比喻某些人的外貌特征或行为类似于动物。 描述动物或人的外形特征,强调其自然或原始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