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泽之谊的解释
袍泽之谊指的是战友之间的情谊,特指军人之间的友情和互相帮助的关系。
出处
1.
《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2.
出自《左传·成公二年》,原文为“晋侯赏从亡者及追逐之士,曰:‘无勇者,毋从戎,毋为勇爵,以劝事君者。’晋侯曰:‘赏从亡者,袍泽之谊也。’”寓意
强调战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相互扶持的精神。
列子
1.
退伍后,他们依然保持着袍泽之谊,经常聚在一起叙旧。2.
在战场上,他们并肩作战,结下了深厚的袍泽之谊。3.
虽然已经退休,但老兵们之间的袍泽之谊依然如故。4.
他们在部队时建立的袍泽之谊,使他们在生活中也互相帮助。5.
每次聚会,他们总会聊起当年在部队的袍泽之谊。6.
他是洪承畴统率下援救锦州的八总兵之一,与吴三桂有~。 ★姚雪垠《李自成》第五卷第七章袍泽之谊的翻译
德语
Kameradschaft
日语
袍ぜの義
法语
camaraderie
英语
comradeship
袍泽之谊的字意分解
páo
1:有夹层、中着棉絮的长衣。
2:外衣。
zé
1:(形声。从水。睪(yì)声。本义::光泽,润泽)。
2:同本义。
3:水深的湖泽或水草丛杂的湖泽。
4:恩泽,恩惠。
5:仁慈的行动。
6:雨和露。
7:土壤中的水分。
8:津液、唾液或汗水。
9:润头发或皮肤的油脂。
10:汗衣;内衣。
11:禄位;遗风。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yì
1:(会意兼形声。从言,从宜,宜亦声。宜,表示合宜。本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2:同本义 。古“谊”与“义”同。
3:意义,意思。

袍泽之谊,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páo zé zhī yì)。abac式组合,袍泽之谊意思是:袍泽之谊指的是战友之间的情谊,特指军人之间的友情和互相帮助的关系。 强调战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相互扶持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