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不复返的解释
形容时间或机会一旦过去,就不会再回来,强调珍惜时间和机会。
出处
1.
《史记·刺客列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2.
出自《乐府诗集·长歌行》中的'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表达了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感慨。寓意
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和机会,因为一旦错过就无法挽回。
列子
1.
青春是一去不复返的宝贵时光,我们要好好珍惜。2.
错过了这次机会,以后可能就一去不复返了。3.
她意识到时间一去不复返,于是更加努力地学习。4.
我们要珍惜当下,因为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5.
他感叹道,过去的岁月一去不复返,只能努力把握现在。6.
黄鹤~,白云千载空悠悠。 ★唐·崔颢《黄鹤楼》诗一去不复返的翻译
德语
für immer verloren
日语
二度と戻らない
法语
parti pour toujours
英语
gone forever
一去不复返的字意分解
yī
1:(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同本义。
3:序数的第一位。
4: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5: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6:全;满。
7:统一。
8:专一。
9:都,一概。
10:一经。
qù
1:(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从大,凵声。”凵(qū)。本义:离开)。
2:同本义。
3:除去;去掉。
4:相距,远离。
5:前往,到别处,跟“来”相反。
6:失掉; 失去。
7:赶走;打发走。
8:抛弃,舍弃。
9:去世,死亡。
10:用在谓词或谓词结构后表示趋向或持续。
11:逃离,逃亡。
12:驱逐。
13:胆小,畏缩。
14:在。表示时间或处所。
15:去声。汉语四声之一。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fù
1:(形声。小篆字形,下面的意符“攵”,是甲骨文“止”字的变形,表示与脚或行走有关。上面是声符“畐”(fú)的省形,有“腹满”义,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后来繁化,加义符“彳”(chì),表示行走,现在又简化为“复”。本义:返回,回来)。
2:同本义。
3:引申为恢复。
4:回归,还原。
5:回答。
6:报复。
7:免除。
8:覆盖。引申为庇护。
9:又,再。中断再开始。
10:有里的衣服。即夹衣。
11:重复;繁复。
12:夹层。
13:重叠。

一去不复返,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yī qù bù fù fǎn)。abcd式组合,一去不复返意思是:形容时间或机会一旦过去,就不会再回来,强调珍惜时间和机会。 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和机会,因为一旦错过就无法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