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之有故,言之有理的解释
意思是做事有根据,说话有道理。强调做事和说话都要有理有据。
出处
1.
战国·赵·荀况《荀子·非十二子》:“纵情性,安恣睢,禽兽之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2.
出自《论语·子路》。原文为:“子曰:‘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寓意
强调做事和说话要有理有据,体现出严谨和理性。
列子
1.
他在辩论赛上持之有故,言之有理,最终赢得了比赛。2.
面对质疑,他持之有故,言之有理,让大家信服。3.
她在论文答辩中持之有故,言之有理,得到了老师的高度评价。4.
在讨论会上,他持之有故,言之有理,赢得了大家的尊重。5.
他在法庭上持之有故,言之有理,最终赢得了官司。6.
今君复能实证古文,则真豁然确斯,~矣。 ★章炳麟《与刘光汉书》持之有故,言之有理的翻译
德语
gut begründet und vernünftig
日语
根拠があり、理にかなっている
法语
bien fondé et raisonnable
英语
well-founded and reasonable
持之有故,言之有理的字意分解
chí
1:(形声。从手,寺声。本义:拿着)。
2:同本义。
3:引申为掌握;控制。
4:保守,保持。
5:搀扶;支持;支撑。
6:对抗,不相上下。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yǒu
1:(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2:同本义。
3:存在。
4:取得,获得,占有。
5:相当于“或”。或许。
6:附着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前,相当于词缀,无实际意义。
yòu
1:
gù
1:(形声。从攴(pū),古声。从“攴”,取役使之意。本义:缘故,原因)。
2:同本义。
3:事;事情。
4:意外或不幸的事变。
5:旧识;旧交。
6:特指旧法、旧典、成例。
7:旧的事物。
8:以今言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字义。
9:原来。旧时的。
10:时代久远。
11:死亡。
12:衰老。
13:故意,存心。
14:原来,本来。
15:仍,还是。
16:何,何故。
17:因此,所以 ——表示因果关系。

持之有故,言之有理,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chí zhī yǒu gù, yán zhī yǒu lǐ)。abcd式组合,持之有故,言之有理意思是:意思是做事有根据,说话有道理。强调做事和说话都要有理有据。 强调做事和说话要有理有据,体现出严谨和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