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成章 tuō kǒu chéng zhāng

abcd式
拼音tuō kǒu chéng zhāng
注音ㄊㄨㄛㄎㄡˇㄔㄥˊㄓㄤ
繁体脱口成章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脱口成章的解释
形容说话流畅,表达能力强,能够不假思索地成段成章地讲出来。
出处

1.

《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

2.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四回:“林黛玉道:‘……那怕你要写一篇文章呢,也不用打稿子,不论甚么,都可以脱口成章。’”
寓意
强调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鼓励人们通过积累和练习提升自己的口才。
列子

1.

小明在班会上脱口成章,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2.

老师鼓励学生们多读书,这样才能在演讲时脱口成章。

3.

他参加辩论赛时,面对对手的质疑,脱口成章,表现得非常出色。

4.

在诗歌朗诵会上,她脱口成章,赢得了观众的热烈 applause。

5.

每次聚会,朋友们都喜欢听他脱口成章地讲故事。

脱口成章的翻译
德语
fließend und eloquent sprechen
日语
流暢に雄弁に話す
法语
parler couramment et éloquemment
英语
speak fluently and eloquently
脱口成章的字意分解
tuō
1:(形声。从肉,兑(duì)声。本义:肉去皮骨)。
2:同本义。
3:离;脱离。
4:脱落;掉落。
5:脱下,取下。
6:逃。
7:失去;散落,缺漏。
8:照着描画;临摹。
9:过去。
10:冒出,说出。
11:指病情突变、阴阳相离而致生命垂危的病理及其症候。
12:又指中风脱证。
13:表示频度,相当于“偶尔”。
14:表示推断,相当于“或者”。
15:表示假设,相当于“倘若”。
16:洒脱;放任。
17:疏忽,轻漫。
kǒu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3:出入通过的地方。
4:又。
5:又。
6:口才。
7: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8: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ché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2:同本义。
3:变成;成为。
4:形成。
5:事物生长到一定的状态;长成。
6:树立。
7:平定;讲和。
8:成功。
zhāng
1:(会意。从音十。音指音乐,“十”是个位数已终了的数,合起来表示音乐完毕。本义:音乐的一曲)。
2:同本义。今称“乐章”。
3:棵;根。
4:在绘画或刺绣上,赤与白相间的花纹叫“章”。
5:红白相间的丝织品。
6:文章。诗歌的段落。亦指文章的段或篇。
7:法规;规章。
8:法律条目。
9:印章。
10:标记;徽章。
11:指旌旗。
12:奏章,臣下呈给皇上的书面报告。
13:大木材。
14:彰明,明显,显著。
15:条理化。
16:显示;表明。
17:彰明,表彰。
18:上奏章告发。
19:姓。

脱口成章,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tuō kǒu chéng zhāng)。abcd式组合,脱口成章意思是:形容说话流畅,表达能力强,能够不假思索地成段成章地讲出来。 强调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鼓励人们通过积累和练习提升自己的口才。